時間:2014-12-18 16:01
來源:E20環境平臺傳播中心
作者:田皓
2014年12月13日下午,第八屆固廢戰略論壇即將謝幕。按照慣例,此時到了眾所期待的“總裁論壇”開場環節。
“在過去幾年當中,我們經歷了飛速式發展的跨越過程,但同時也面臨著非常重大的挑戰。”發言者之一,是來自北京首創股份有限公司的副總經理、首創環境控股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兼行政總裁曹國憲。經過三年多的拓展,首創環境目前擁有了20余個項目,涵蓋了垃圾焚燒、餐廚垃圾、垃圾填埋、電子垃圾、生物質發電、工業危廢、建筑垃圾、土壤修復等領域,用曹國憲的話說,是“快速的發展實現了全行業的布局”。
的確,僅僅就在2014年首創環境先后經歷了公司易幟——新環保能源更名為首創環境、新項目“上馬”——董村項目試運營、新領域拓展——電子垃圾拆解、固廢收儲及危廢處置等重大事項。
曹國憲表示,如果將2013-2014年固廢領域看作是“跑馬圈地”的“擴張之年”的話,那么,2015-2016年則可以稱之為固廢的“變革之年”和“合作之年”,特別是即將到來的2015年,他指出,首創環境實際上已經邁出了產業協同共生的戰略步伐。
借著論壇的媒介平臺,曹國憲代表首創環境向行業拋出了“橄欖枝”:該公司可以與各方展開多維度的合作。其一,與E20環境平臺。鑒于這一產業平臺的專業度和影響力,首創希望能在企業戰略上及其核心業務方面得到針對性的咨詢服務。其二,他們希望與固廢收儲運、環衛系統展開合作,基于這一領域存在廣闊的市場空間。其三,是與解決方案的系統集成商展開合作,這是因為該公司的戰略定位于固廢領域的綜合服務商,業務繁多亟待集成整合。其四,可以與業內技術企業,比如:垃圾焚燒方面,或者是危廢運輸方面甚至項目并購方面,都可以展開深入的合作。
有關產業合作,北京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文劍平也曾指出,過去的十年中,環境產業的內外部條件已發生巨大的變化。十年前,展開行業合作通常需要運氣,而如今,產業相關領域擁有非常多的管理人才、投融資人才,也有非常專業的管理咨詢機構和非常多的金融工具,合作的規則也愈加清晰,這就為產業之間的密切協作帶來了千載難逢的機遇。
據曹國憲介紹,首創環境擁有比較善于創新的團隊,無論是在工程或是在技術方面,抑或是法律、財務等內部管理方面,都較有創新精神。在戰略發展上,公司業務注重周期上的“長短”結合,同時獨占性的與更加市場化的項目結合。
曹國憲最后表示,首創環境在融資方面有著獨到的優勢,在資本運作方面,背后的首創集團旗下擁有五家上市公司,包括大陸和香港的,在資本運作方面也有一定的經驗。首創與華爾街、匯豐銀行、渣打銀行、摩根史丹利等投融資機構都有著密切的合作關系。首創環境希望在合作的同時不斷向他們學習。
“作為一家上市公司,一定要為股東創造利潤”,曹國憲說,“這是至關重要的,如果沒有創造豐厚的利潤,市場是不會接納你的。”
編輯:田皓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