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4-12-15 13:34
來源:海淀區人民政府網站
作者:王曉娟
海淀北部地區近年來正處于高速發展期,新建建筑與村莊拆除同時進行,大量的建筑垃圾該如何處理才更環保呢?日前,由區北部辦委托北京建筑技術有限責任公司進行研究的《海淀北部地區建筑垃圾就地處理方式研究與示范》課題報告順利通過專家評審會。該課題得出結論:在海淀北部應用建筑垃圾就地處理技術,符合海淀北部的實際發展需求,受上級政策支持,同時具備成熟的技術條件,經濟成本雖然稍高,但考慮到項目進行資源循環利用帶來的社會效益、環境效益,項目的綜合效益極為可觀。
那么這些建筑垃圾如何進行就地處理呢?課題報告給出的建議是在建筑垃圾就地處理的基礎上,應實現建筑垃圾再生產品的區內應用。海淀北部地區正在高速發展中,有大量的新建道路,建筑垃圾再生產品可成為制作道路無機混合料的再生級配骨料、道路人行道的路緣石等,這在國內已有應用的先例。
2013年,國務院發布的《循環經濟發展戰略及近期行動計劃》指出,要“推進建筑廢物資源化利用。推進建筑廢物集中處理、分級利用,生產高性能再生混凝土、混凝土砌塊等建材產品。因地制宜建設建筑廢物資源化利用和處理基地。”根據《海淀北部地區控制性詳細規劃(街區層面)》,海淀北部的新建建筑總面積為4840萬平方米,目前已經完成了約2500萬平方米,仍然有2000多萬平米的新建工程,與此同時,待拆除的農村建筑面積還有約500萬平方米。可以預見,這些新建和拆除工程將會造成大量的建筑垃圾。而海淀區政府十分重視海淀北部地區開發建設工程中的生態環境保護,2014年,海淀區政府頒布了《海淀北部地區生態建設實施綱要》,提出了33項生態指標,其中包括建筑垃圾資源化率2015年、2020年分別達到80%、85%的目標要求。
海淀區北部辦的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積極組織協調區屬相關單位,為實現北部地區建筑垃圾資源化率2020年大于等于85%的目標,抓好該研究成果在海淀北部地區的落地實施。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