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4-11-19 16:45
來源:E20環境平臺《固廢觀察(第二期)》
作者:徐海云
現代化垃圾焚燒熱能利用對溫室氣體減排貢獻顯著。美國環境署、德國環境部、歐盟環境結構以及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委員會(IPCC)等眾多機構都有詳細研究報告。
我國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對碳減排最大的貢獻是替代填埋,生活垃圾如果去填埋,每噸垃圾理論產氣量按 100立方米估算(其中 50% 為甲烷),考慮實際填埋場的運行狀況,填埋場氧化率系數按照 0.5 估算,實際填埋氣體平均利用率 20%(實際上國內填埋氣體利用率顯著低于20%),甲烷溫室氣體效應按 23 倍計算,計算結果替代填埋 1 噸垃圾相當于減排 CO2量 330kg。因此,我國垃圾焚燒發電廠,焚燒 1 噸垃圾實際可實現溫室氣體減排量 480kg CO2,約為 0.5 噸二氧化碳當量。
目前,我國還缺乏針對生活垃圾填埋、焚燒以及機械生物處理碳排放的深入研究,也沒有統一的計算參數。通過比較處理每噸垃圾能源貢獻(扣除處理過程的能源消耗)也可間接反映出不同處理方式的碳排放。以下選取國內幾種典型生活垃圾處理方式的能源貢獻。
某 L 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采用流化床焚燒工藝。2012 年報告焚燒生活垃圾 40.79 萬噸,耗煤 5.1 萬噸(煤產地為山西煙煤,熱值為 23390kJ/kg),該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年總發電量 1.3722 億度,廠用電率為20.94%。依據國家能源局公布的 2012 年 6000 千瓦及以上供電標準煤耗率為 326 克 / 千瓦時,按此指標計算,5.1 萬噸煤可以發電 1.2506 億度電,扣除這部分電量后還剩余 1216 萬度,折合到每噸垃圾的發電量 30 度。如果扣除廠用電,該垃圾焚燒廠折合到每噸垃圾的發電量為負數,也就是說,對于這個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扣除煤的應有貢獻,扣除垃圾處理過程的能耗,每噸垃圾余熱利用貢獻是 0。
某 H 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采用流化床焚燒工藝。2012 年報告焚燒生活垃圾 28.3 萬噸,耗煤 0.8 萬噸(煤來自秦皇島港,熱值為 20674kJ/kg),該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年總發電量 5241 萬度,廠用電率為 28.24%。同樣按照標準煤耗 326 克 /千瓦指標計算,0.8 萬噸煤可以發電 1734 萬度電,扣除這部分發電量后剩余 3507 萬度,折合到每噸垃圾的發電量 124 度。如果扣除廠用電,該垃圾焚燒廠折合到每噸垃圾的發電量為 78.3 度。
某 G 市生活垃圾綜合處理廠,采用分選處理+ 厭氧發酵工藝,日處理垃圾約 400 噸,沼氣發電機組配置為 2×1560 千瓦。2013 年處理生活垃圾 13.5 萬 噸, 發 電 上 網 66.789 萬 千 瓦 時, 折合每噸垃圾發電約 5 度。
某 X 市生活垃圾填埋場,2012 年填埋生活垃圾 233 萬噸,配置填埋氣體發電機容量 7.5 MW,2012 年實際上網發電 4277 萬度,折合每噸垃圾發電約 18 度。
國內 100 多座采用爐排爐的垃圾焚燒發電廠的能源貢獻為 130-300 度 / 噸。
從國內現有的幾種生活垃圾處理方式實際處理效果看,采用爐排爐的垃圾焚燒發電廠的單位垃圾的能源貢獻無疑是最高的。
碳排放可以成為衡量生活垃圾處理有效性的尺子。低碳不是口號,而需要行動。真正低碳的生活垃圾處理方式,應該得到理直氣壯地宣傳與支持。
“2014(第八屆)固廢戰略論壇”將于2014年12月12日在北京友誼賓館友誼宮盛大開幕,本屆論壇將以“新常態下的產業解碼”為主題。將為產業全景展示行業動態全面剖析產業格局,從產業發展 邏輯頂層設計、政策變化趨勢、等宏觀層面進行梳理。從五大細分領域進行縱深分析,以全面解碼產業發展之道。2014固廢行業年度企業評選結果及頒獎典禮將在13日的論壇上舉行,敬請同步關注。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