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斷淘汰落后產能,嚴格執行節能評估審查和環境影響評價制度,鼓勵光伏發電,推廣綠色建筑……近年來,南山在減能節排方面多管齊下。筆者7月22日從南山區發改局、區經促局獲悉,去年被強制納入深圳市碳交易體系的80家南山企業,目前已全部按要求履約。
據了解,企業被納入碳交易體系后,相關部門會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核定一個碳排放配額,當企業碳排放得到有效控制,可以在碳交易市場出售多余的配額獲取收益;當強制減排企業的碳排放超出擁有的配額時,必須從碳交易市場購買配額來抵消其超出的排放,否則將接受處罰。此舉可以推動企業強制減排,而納入碳交易體系的強制減排企業,可以通過低碳技術的研發和應用,提升自身核心競爭力。此外,如果企業通過技術改造或投資新能源等項目減少碳排放,形成碳減排量,這種碳減排量,經過碳交易主管部門核證后,可以成為核證自愿減排量,深圳碳交易體系將把核證自愿減排量作為配額交易市場的補充,在碳交易市場上流通。
去年6月,海能達、愛默生、三星電子、壽立亞洲等80家南山企業被強制納入深圳市碳交易體系;上月底為期一年的履約期到期,騰訊科技、南山熱電等49家沒履約。區經促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這些未履約的企業有兩種情況,一種是碳排放超出擁有的配額,未掏錢購買;另一種情況是,碳排放少于擁有的配額,未在碳交易市場出售多余的配額;目前,經政府協調,這些企業已經全部履約。
編輯:成苗苗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