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久久网|特污兔影院|中文字幕日本一区久久|天堂岛最新版在线bt天堂|草草影院ccyy国产日本欧美

首頁 > 新聞 > 正文

關于保護北京古都風貌的建言

時間:2010-09-07 15:08

來源:海淀區科協、北京老科總

  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首都功能核心區行政區劃調整的批復,對本市今后的建設和發展具有重要的歷史性意義。調整后的功能核心區行政區劃必將有助于現有的空間資源整合,推進核心區南北均衡發展,大幅度提高合并后的兩個區的綜合實力,有利于降低行政成本,提高核心區的行政承載能力。根據《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04年—2020年)》和專項規劃,核心區與舊城保護區基本重合,因而區劃調整更有利于舊城保護任務的落實。首都功能核心區行政區劃的調整,是全市繼成功舉辦奧運和建國60周年大慶以后的一件大事,借此就本市如何保護古都風貌提出幾點建議。

  1、重編新區規劃

  盡管本市已制訂并實施了2004年—2020年北京城市總體規劃,但行政區劃調整后,功能核心區的人口、土地面積、資源配置要重新整合,因此應在原有規劃的基礎上重編新區規劃。首先應重編新區總體規劃,綜合考慮人口、水文地質、交通、能源供應、文物古跡、歷史淵源、經濟特點,從宏觀角度出發對新區定性;其次是詳細規劃,涉及到市政工程、基礎設施、園林綠化、文化古跡評定和保護維修規劃,住宅區、學校、醫院、劇院、博物館、體育館、商業網點、超市、書店、郵局以及報攤等規劃詳細布局;再下來是分區規劃,將每項規劃分解落實到街區,進一步修改與補充新區規劃,并與全市其他行政區建立橫向聯系和合作;最后廣泛征求轄區市民意見,經區人民代表大會討論,并報送市政府審批后,對新區規劃內容逐一制定行政法規落實試行,在試行中再加以完善。

  2、嚴正法規

  在首都功能核心區的轄區范圍內,有些法規應嚴于其他行政區。為了既保持古都莊嚴、古樸優雅的風貌,又兼顧現代化城市經濟、文化的快速發展,核心行政區與其他行政區除采取原則一致的法規外,某些法規應適當從嚴要求。例如:建筑限高、過街建筑形式、舊房改拆、噪聲聲級、交通管理、煙花爆竹限放、寵物豢養等的規定,應嚴于其他行政區。下面不妨舉例說明其必要性。

  ①關于建筑限高

  為保護北京古都風貌,北京市城市規劃設計曾明確規定:皇城內現狀為一至二層的傳統平房四合院建筑,在改造新建時,建筑高度禁止超過4.5m;現狀為三層以上的建筑,能拆除的就地拆除,不能拆除的在改造時,新的建筑高度必須低于9m;同時規委將停止審批三層及三層以上的樓房和與傳統風貌不協調的建筑。除了紫禁城,保護區內的建筑定為灰色色調。2004年之后,現代化的樓房在舊城里不再有新的建設。限制樓房高度具體方法是以故宮為核心,故宮四周越往外它的建筑高度可以比較高,離故宮越近限制得越低。故宮外面是平房四合院,再往外可以建6m,再往外可以建12m、18m,一直到舊城邊上建45m,是采取這樣的限高方法。但近年來城區建筑限高不斷被突破。2007年10月,北京國貿三期以330m封頂,超越當年8月竣工的銀泰大廈,成為北京的第一高和北京的第二高。在二環線邊緣更有大量板樓超過12層、塔樓超過16層的限高要求。如果核心行政區在舊房改造過程中不嚴格限制建筑高度,那么不久的將來高樓大廈將如雨后春筍似拔地而起,莊嚴、古樸優雅的古都風貌將完全破壞。

  ②關于過街建筑形式

  
  世界歷史名城在中心城區一般都不采用天橋過街建筑的形式,因為設置過街天橋將破壞街道景觀,常用建筑形式為過街地道,并與地鐵毗鄰,極大方便行人。巴黎、莫斯科、倫敦、柏林、羅馬無一例外,而北京的中心城區過街天橋的數量較多,北京火車站是新中國十年大慶的標志性建筑設計,它可堪稱中西結合建筑美的典范,就建筑藝術而言,后建的幾處火車站似難與其相比,但很遺憾它的建筑空間被東西兩座過街天橋和站前廣場那長長的鐵欄桿壓縮,破壞了它那富麗堂皇的建筑美。在此建議,核心區的轄管范圍內不允許再建造更多的過街天橋。

  
  ③建議制訂中心城區舊房改拆法規

  
  不論房產權所屬,任何單位或個人進行舊房改拆前,應經過指定部門勘查審批,并按規劃要求進行改拆。

  
  ④由于功能核心區是全市中心,是黨中央、國務院所在地,并有大量文化景點,因此涉及環境要求方面的法規,如噪聲聲級、交通管理、煙花爆竹限放、寵物豢養等等理應嚴于本市其他行政區的要求。

  
  根據GB3096-93《城市區域環境噪聲標準》的規定,居民、文教區的噪聲標準為晝間55dB、夜間45dB,醫院、行政事業機關、教堂的噪聲標準更嚴一些。雖然北京中心城區有的建筑并非醫院、行政事業機關、教堂,但同樣須要執行嚴格噪聲標準。7月3日《北京青年報》刊登一則新聞,在天壇公園的內壇和外壇先后有一群“造音客”,各種音樂交織混雜:葫蘆絲、手風琴、交誼舞曲、京劇、流行歌曲,通過大功率音響使數百米外聲音依然震耳。然而,天壇本來是皇室祭天的地方,理應肅穆、典雅,很多國內外游客也是朝此來游,同時天壇的一大特色是世界獨一無二的回音壁,可是這一優雅的名勝古跡被無法限制的大功率噪聲所破壞。其實這種尷尬情況在景山、北海等處同樣存在,建議在名勝古跡以及國家機關等處應將晝間噪聲限制在45dB以下。

  
  北京市和我國其他大城市一樣,為維護交通秩序減少交通事故,在馬路中心線上設置護欄,這一景觀在巴黎、莫斯科、倫敦、柏林、羅馬是看不見的。這固然說明我國城市人口多,但另一方面也說明遵守交通規則的自覺性太差。能否在長安街上(尤其在天安門地區)進行試點,采取加強交通管理,撤除護欄。此外,另一方面看北京交通狀況的改善,應該從商業、輕工業布局上均勻分配,避免上班族上下班單一方向流動造成堵車。

  3、保護好胡同

  北京的胡同原來有上千條,在那幽靜優雅的生活環境里誕生和撫育了多少名人志士,可是歷經幾場風雨后,目前僅留下還不到300條胡同,這些胡同集中在功能核心區,衷心希望新中心區能保護好僅留下的胡同。特別不應采取那種激烈的強制拆遷的方式進行舊房改造。設身處地替拆遷戶想想,祖祖輩輩居住的地方那里留下了多少牽腸掛肚的回憶,一朝一夕離開很難割舍。應當認識到拆遷戶的房屋搬遷,有些是難以用金錢給予補償的,因此提出2項建議:

  ①千方百計保留舊房,并多渠道籌資進行舊房改造,特別是環境、場地,對房屋質量良好、有歷史價值的,應予以保留,讓居民保留下部分記憶座標;

  ②萬不得已要動員部分居民搬遷,除新住宅地分配補償住房外,在原住地也可保留小間房屋,方便節假日居住。如什剎海附近的搬遷戶可嘗試這種辦法。一方面緩解了矛盾,同時也留下了活歷史。

  4、基礎設施建設

  本市四合院舊住房大多地下水道、煤氣管路、供電線路、網絡通訊都不完善,尤其往往與地下主排污管道的距離很遠,而主排污管道可能還是在上世紀六十年代建造,管徑很小,很難增加排污量。還有胡同院落道路狹窄,消防、交通的通道也有待改善,這些都需要大量投資進行改造,而過去城市建設很深刻的教訓是只管地面不管地下,這給地面工程完工后遺留下沉重包袱。希望新的功能核心區在舊房改造中吸取過去的教訓。

  5、生態環境

  繼奧運會成功舉辦后,市政府提出建設“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綠色北京”的戰略,全市真正實現這一宏偉目標,任務確實繁重,特別是本市生態環境不容樂觀,一是水資源緊缺,二是垃圾成山,難以處理。

  北京的水資源問題是“正在累積的生態災難”,出現這種困局的原因,則是自然降水條件減少和人為的不合理開發。北京地區的主要水庫之一官廳水庫,1955-1960年的年均蓄水量是20.3億立方米,到了2009年,這一數字銳減到0.09億立方米。目前,北京年人均水資源僅210立方米,是中國年人均水資源的1/10,是世界年人均水資源的1/40,北京業已成為世界上最缺水的特大城市之一。解決這一生態災難,作為市民應當大力提倡節約用水,減少過度消耗、過量需求,減少水資源的污染。中心城區綠化面積很大,能否考慮部分采用雨季蓄水,解決部分綠化用水。

  目前面積在36m2以上的垃圾堆在北京五環路以內有700多處,占地超過500萬平方米,且每年以3.5%的速度增加。如何處理垃圾是本市一大難題。采取垃圾填埋處理不僅費用高昂,而且大量占用土地。占地60公頃、日處理量為2000噸的阿蘇衛填埋場僅能處理北京六分之一的垃圾,且在第11個年頭就會被填滿。被廢棄的垃圾填埋場不復為耕地,也無法建成生活小區。被西方國家廣泛應用的另一種垃圾處理方法就是焚燒。經過高溫焚化后的垃圾雖然不會占用大量的土地,但它不僅投資驚人,并且會增加二次污染的風險。垃圾處理惟一良策為分類回收,變廢為寶,但走這條路十分艱難,應和種種惡習進行不懈斗爭。在中心城區集中居住的是老北京人,且國家機關、大型商業大廈、文化古跡數量很多,該地區土地面積92.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11.1萬人,轄區面積范圍相對較小,但人口素質很高,很有條件率先做好垃圾分類回收。

  此外,對美化城市環境而言,應以喬、灌木為主,占綠化面積90%左右。北京正常年份降水量能滿足喬、灌木生長,只是花、草需經常澆水;市區街道綠化樹種,喬木以北京鄉土樹種為主,如:國槐、銀杏、白臘、欒樹、七葉樹、鵝掌楸等。保證生長季節各月有花開。主要街道和重要廣場以針葉樹為主,豐富冬天顏色。

  6、點亮文明之光

  城市建筑是人類生存的棲息地,也是人類智慧的結晶,北京傳承著千百年來文明的發展,如今的北京已經成為一座建筑藝術博物館,許多文化古跡集中在功能核心區,故宮、天壇、鐘鼓樓、箭樓、北海、中山公園、景山……,這些古建筑是全國人民的瑰寶。功能核心區應意識到責任重大,全力做好保護工作,并運用這些名勝古跡,開展有益的文化藝術活動,點亮文明之光。(作者:盧耀榮,張 畬,朱靈益)

編輯:程海靜

  • 微信
  • QQ
  • 騰訊微博
  • 新浪微博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 人參與 | 條評論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www.xjxbtd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固廢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