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光道路真干凈,走了一路鞋子上都沒沾土,空氣很清新,我都不想走了。”日前,從東營來壽光探親的小王笑著跟記者說。確實,近幾年來,來壽光的游客無不夸贊這座小城漂亮了,道路干凈了,空氣清新了。
而幾年前卻不是這樣,那時城市建設剛剛起步,行走在壽光的大街小巷,看到道路呈土黃色,仔細觀察會發現上面有一層細細的沙土難以掃干凈,身旁有車輛跑過,帶起的塵土便會漫天飛舞,人們呼吸空氣中都充滿土腥味。今昔對比,為什么會有如此大的差別呢?
近日,筆者從壽光市環境衛生管理處獲悉,該市環境衛生的改善主要得益于專業機械化水平的不斷提高。2008年起,該處逐步提高城區道路保潔質量的標準,陸續實行“路面見本色”、“室外保潔、室內標準”等標準,與此同時先后投入大量資金,先后購置了道路清洗車、清掃車、高壓蒸汽清除機、垃圾清運車等專業共162臺,對全市街區道路、鎮(街辦)駐地、被托管村莊、農貿市場等場所進行清洗沖刷、清掃及小廣告清除。每天天還沒亮,大型道路清掃車將道路清掃后,接著將泥土灰塵及各種垃圾吸附起來,達到清掃收集的目的,然后該處再利用沖刷清洗車對道路進行高壓水沖刷,達到清除塵土、凈化空氣的目的。
雖然目前該處承擔的城區道路清掃保潔面積已達945萬平方米,城市道路機械化清掃率達到49%,有效提高了城市道路清潔的質量,避免了道路揚塵,起到了凈化空氣的作用。另外,機械化作業水平的提高,不僅從人性化的角度減輕了環衛工人的勞動強度,也提高了環衛部門的工作效率,提高了環境衛生作業標準,提升了整個城市的品位。
編輯:劉永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