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0-02-03 08:56
來源:中國固廢網
一直以來,特別是哥本哈根大會以后,人們對于節能環保行業的前景并不懷疑,然而,中國節能環保這條路要怎么走,卻無人能給出個合乎所以的確切答案。
此時,萬眾新能源與新材料企業的投資激情完全點燃,很多已入門節能環保行業的企業不斷在原有產品及業務的基礎上進行產業升級,以確保更順利的抓住機遇一舉騰飛,“環能國際”便是一例,據記者了解,繼“環能門戶網站”之后,“環能國際”又將推出電子商務網,該網站將“環能商鋪”為主打,以產品供求信息展示為輔設,是一個專為節能環保企業服務的平臺,“環能國際電子商務網”上線后將節能環保企業將為今后的網絡發展找到答案。可以預測,“環能國際電子商務網”的今后將受到企業的關注與信賴。
長期以來,新能源等節能環保行業叫好不叫座,國民意識薄弱;低水平重復惡性競爭激烈;政府支持及整治力度小;新技術使用率底等問題導致行業停滯不前,甚至已經有不少輿論認為,新能源產能過剩,行業已經出現泡沫。面對這個資本密集型的“熱門”產業,已進入和預備進入的企業進退兩難。
哥本哈根氣候大會的召開,使人們開始重新審視環境及能源的重要性。“低碳”一度成為經濟、生活的熱門話題,為此節能環保企業信心大增。
而2010年1月27日,《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成立國家能源委員會的通知》正式公布,至此宣告中國最高規格能源機構——“國家能源委”的正式成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擔任主任、副總理李克強任副主任……,超豪華的陣容足以顯示政府整改能源行業的決心。
此外,對于尚未涉足于新能源等節能環保行業的企業來說,“試水”的動力與決心大增,浙江中營風能開發有限公司便是其中一家,其公司領導人表示,國家能源委成立后,國家對于能源,特別是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等的資金、國外技術引進等方面的支持與投入力度將加大,這是他們所愿意和希望看到了。
再再的案例足以說明后哥時代新能源等行業發展時機已然來到,企業發展機會頗多,而在這種情況下企業需在不斷完善自身的同時,選擇合理的推廣手段這樣才能把握住機遇的脈搏,走向騰飛。
編輯:姚森婧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