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09-12-21 09:09
來源:海南省人民政府網
海南省政府文件
瓊府﹝2009﹞67號
海南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強生活垃圾處理設施運營管理的通知
生活垃圾處理事業是由政府主導推動的一項社會公益性事業,做好這項工作,是各市、縣政府抓好地方經濟發展的一項重要戰略任務和義不容辭的重要責任。2010年我省21座生活垃圾處理設施投入使用后,將新增生活垃圾設施日處理能力3500噸,生活垃圾處理能力將得到大幅提升,但生活垃圾處理設施要充分發揮作用,實現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目標,還有賴于對生活垃圾處理設施運營進行科學管理。
各市、縣政府要從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高度,深刻認識生活垃圾處理設施運營管理的重要性,將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建成后的運營管理工作提高到與設施建設同等重要的地位,將生活垃圾處理設施運營管理作為執政為民、關注民生、促進社會和諧的具體行動,作為城市可持續發展和生態省建設的重要任務,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確保生活垃圾處理設施能迅速、有效地發揮作用。
二、健全機構,規范管理,確保生活垃圾處理設施高效運營
(一)健全生活垃圾處理設施的運營機構。
生活垃圾處理設施運營機構應是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企事業單位。對至今尚未確定項目運營主體的市、縣,要盡快落實運營機構和主要業務負責人,并盡快參與項目建設管理與驗收工作,以利于項目由施工到運營的有效銜接。對已取得運營作業經驗的市、縣,要按照社會化服務、市場化運作、企業化經營的要求,逐步將生活垃圾處理作業采取委托運營、特許經營等多種形式推向市場,提高生活垃圾處理設施的作業效率,真正做到政事分開、政企分開。對新建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又缺乏運營管理經驗的市、縣,可先由政府環衛主管部門組建一個機構負責生活垃圾處理設施的運營工作,在積累一定的運營監管經驗后,再采取公開招標或直接委托運營等方式將生活垃圾處理作業推向市場,實現生活垃圾處理作業的企業化經營。鼓勵組建集團化、專業化生活垃圾運營服務企業進行跨區域、連鎖式生活垃圾處理設施運營,充分發揮人員、設備以及生活垃圾處理作業的規模化效益優勢,全面提高我省生活垃圾處理設施運營效率。
(二)建立生活垃圾處理設施運營效能考核機制。
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涵蓋收集、運輸和處置等方面的工作,是公用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政府是監督和保障生活垃圾處理設施運營的責任主體。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的有效、正常運營是實現節能減排目標的重要基礎,要將生活垃圾處理設施的穩定、規范運營納入市、縣政府責任目標考核體系。對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建成后不能穩定規范運營、擅自停運或處理不達標、垃圾處理費征收不到位的,要進行行政問責。
(三)不斷提高生活垃圾處理設施運營監管能力和技術水平。
新建和已建的生活垃圾處理場(廠)都應實現進場生活垃圾稱重計量、電腦自動采集數據,滲濾液處理在線監控,逐步實現全省在線聯網監管。通過建立健全生活垃圾處理監控系統,加強現代信息技術應用,不斷提高生活垃圾處理設施運營監管水平。
(四)建立和完善生活垃圾處理設施運營監督考核機制。
各市、縣要按照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頒布的《生活垃圾衛生填埋技術規范》、《城市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運行維護技術規程 》、《生活垃圾焚燒廠運行維護與安全技術規程》和《生活垃圾填埋場環境監測技術標準》等有關技術標準和規程、規范的要求,加強對生活垃圾處理設施運營各環節的監管。生活垃圾填埋場要分區填埋,做好場區內雨、污分流,減少滲濾液產生量,降低處理成本;要及時覆土、壓實、消毒殺菌,延長生活垃圾填埋場的使用年限,防止二次污染;生活垃圾焚燒廠要嚴格控制煙氣、灰渣的產生,并經過無害化處理后達標排放。環保部門要加強對生活垃圾處理設施的環境監督管理。各市、縣環衛主管部門要會同運營單位,根據生活垃圾處理設施所在地的地形地貌,制定應對安全生產事故、突發事件和重大自然災害的應急預案,防止意外事故發生,提高應急處置能力。
各級建設(環衛)行政主管部門擔負生活垃圾處理設施運營監督管理的重要責任,要認真履行職責,加強監督管理,維護社會公共利益和公共安全。省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要建立生活垃圾處理動態考核機制,加強對生活垃圾處理場的運營監管。依據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標準,規范生活垃圾處理場的運行,加強對生活垃圾處理量、處理質量和環境影響的監測,并依據監測結果對生活垃圾處理場進行動態考核和無害化處理等級評定。對運營不達標的項目要組織專業技術人員進行分類跟蹤指導,促使其盡快步入規范化管理軌道。市、縣建設(環衛)行政主管部門要建立生活垃圾處理設施運營監管、保障和考核機制,提高服務質量和水平。
(五)加強業務培訓,提高生活垃圾處理設施運營管理人員和業務人員素質。
省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要加強對生活垃圾處理的行業技術指導和培訓,定期組織開展生活垃圾處理場現場培訓和人員技能培訓。選擇運行較好的省內外生活垃圾處理場作為基地,組織全省生活垃圾處理場管理人員和操作人員分期分批跟班學習,切實提高生活垃圾處理場管理人員的管理水平和操作人員的實際操作水平。各市、縣也要結合本地實際加大對生活垃圾處理場運營管理人員的培訓力度。
(六)組織編制環境衛生專項規劃,完善生活垃圾收集和轉運體系。
(一)合理制定城鎮生活垃圾處理費標準。
按照“污染者付費”的原則,加快建立健全我省城鎮生活垃圾處理費用補償機制,合理劃分財政補償與收費補償的范圍和界限。生活垃圾處理費主要用于補償生活垃圾處理運營費用,其標準按照補償生活垃圾收集、運輸和處置運營成本,兼顧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要求以及群眾承受能力的原則核定。財政補償主要用于城市主次干道和廣場、公園等公共區域的生活垃圾清掃和處理。
自2009年12月1日起,全省城鎮和經濟開發區都應開征生活垃圾處理費,原則上居民戶按戶收取,非居民戶以生活垃圾產生量按月計收。海口市、三亞市、洋浦開發區,居民生活垃圾處理費標準為7元/戶·月,非居民戶按155元/噸收取;儋州市、瓊海市、文昌市、萬寧市、東方市、澄邁縣、昌江縣等市縣,居民生活垃圾處理費標準為6元/戶·月,非居民戶按140元/噸收取;其他市縣居民生活垃圾處理費標準為5元/戶·月,非居民戶按120元/噸收取。各市、縣可根據以上標準制定切合實際的計費方法和細化標準,報省價格、財政主管部門核準。生活垃圾處理收費標準將根據生活垃圾處理運營成本及社會承受能力的變化適時進行調整。
(二)制定科學的計收辦法。
各市、縣收取生活垃圾處理費后,要及時取消與生活垃圾處理相關的其他收費項目,切實減輕企事業單位和居民的不合理負擔。對城鎮低保困難家庭,要根據實際情況采取提高低保標準,增加補貼等方式,確保其基本生活水平不降低。生活垃圾處理費收入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全部用于生活垃圾收集、運輸和處置,嚴禁擠占、截留和挪用。要建立生活垃圾處理費收取和使用情況定期統計和公告制度,自覺接受社會監督。各級價格、財政主管部門要加強對生活垃圾處理收費的監督檢查,對違反規定亂收費行為予以依法查處。
(四)加強生活垃圾處理費征收工作。
征收城鎮生活垃圾處理費,促進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處理是落實科學發展觀,促進生態省建設的重要舉措,各市、縣政府要高度重視,切實加強領導。各級建設(環衛)、價格、財政、供水等有關部門要密切配合,形成工作合力,要加強宣傳引導,通過報刊、電視、廣播等媒體,宣傳建立生活垃圾處理收費制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使社會各界能理解、支持這項工作。
編輯:劉永麗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