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久久网|特污兔影院|中文字幕日本一区久久|天堂岛最新版在线bt天堂|草草影院ccyy国产日本欧美

首頁 > 新聞 > 正文

煙臺:“世界環境日” 教您如何扔垃圾

時間:2009-06-05 14:50

來源:煙臺日報

  一份《垃圾成分分析實驗記錄》
 
  “每天,你的垃圾袋里都有什么,哪樣東西又最多”,相信這是一個或許所有人都難以破解的問號。6月4日,世界環境日的前一天,煙臺市環衛處科研所所披露的一份《垃圾成分分析實驗記錄》,揭示了這個有趣的調查“排名”:榜首———以瓜果皮、蔬菜廢莖葉為代表的“植物類”,45.93%;次之,塑料橡膠類廢棄物,含量占比16.57%;再次,灰土,12.79%;復次之,廢書報等紙類,11.05%。
 
  然而,市環衛處科研所所長顏士全指出了并存的另一個不“有趣”的事實:這些分屬“有機物”“無機物”“可回收物”的垃圾,往往極為普遍地裹居在同一個垃圾袋里!
 
  讓人進一步斂起笑意、表情開始凝重起來的是另一組數據。市環衛處的統計顯示,每天,來自五區的垃圾多達1200噸,而節假日則飆升至1500噸,粗略推算,每年市區所產生的垃圾約40萬噸,由于生活垃圾處理過程中需要進行分撿,由此導致的無謂“垃圾分撿”費用就高達數百萬元!這部分費用,完全可以通過市民在投放垃圾時的舉手之勞中節省下來。
 
  即便是在平日里,這樣的數據分析也讓人倍感沉重……
 
  “垃圾中的垃圾”還有用?
 
  市民不知曉的“經濟賬”
 
  連日來,記者在市區多處走訪觀察中發現,任何一個路邊垃圾箱從清早到晚上,會有好幾批拾荒者“來訪”翻撿;一些會過日子的市民,也會自留廢棄書報、空啤酒瓶、塑料瓶,“破爛換錢”。那么,在這些蜂群式的拾荒大軍 “掃蕩”之后,剩余的垃圾是否還有價值?
 
  “這些都是垃圾中的垃圾,沒什么價值了,應該燒掉或埋掉吧,還用分類?!”面對記者的隨機人群調查,不少市民給出了這樣的回答。
 
  事實果真如此么?記者在采訪市環衛處業務管理科科長石永廣時,聽到了另一番不同的結論:“目前,在市環衛處生活垃圾處理場,經過綜合濕解處理,煙臺市區每天的垃圾量中,約有20%的有機質可被制成營養土,進行深加工后用于農林綠化和土壤改良,同時,濕解后的可燃物替代煤炭作為燃料,產生的能量相當于每天節省60噸煤炭,最終需要填埋的灰渣僅為10%!”
 
  石永廣提到的綜合濕解技術,是市環衛處會同有關科研單位和廠家,將國內先進的“生活垃圾分選、濕解制肥、焚燒處理”等技術優化組合,研發的一種垃圾資源利用新工藝、市政府于2007年初投資9200萬元建設的生活垃圾綜合濕解工程。這一工程開辟國內垃圾處理的新方向,被國家建設部列為科技示范項目,目前每天處理生活垃圾600噸,基本做到了燃料自給和資源的循環利用。整個工藝流程生活垃圾這一“錯位資源”變廢為寶。
 
  “作為垃圾的制造者,許多市民并不清楚它的去向,也沒意識到它的作用,這是造成市民‘垃圾分類’意識淡薄的一大成因。”石永廣進一步呼吁說,在資源回收領域,當我們談論國外的再生利用、生物堆肥、垃圾發電等先進技術時,或者自主研發一些硬件技術,已經變得越來越容易。但一切先進處理的前提,都是以垃圾分撿水平為前提,只有分類越徹底、越細致,回收利用、堆肥甚至焚燒才會越有效率!
 
  “紅黃桶”竟成美麗擺設
 
  市民應學會“分類中生活”
 
  漫步濱海廣場、芝罘屯路等景區和街頭,稍加留意就會發現,馬路邊的垃圾桶依然披著“分類”或黃或綠的“外衣”,并標有“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字樣,盡管有關部門此前已進行過廣泛摸底調查和宣傳,但其誕生之初被賦予的分類意義,以及區分可回收、不可回收垃圾的功能,卻早已不復存在。
 
  濱海廣場內,設有100余個固定垃圾分類箱,22個可移動的垃圾回收桶。記者蹲守發現,綠色可回收箱里,裝有不少剩余飯菜的快餐盒、瓜果殼等,而黃色的廢物箱里,一堆香蕉皮的下面則覆蓋著礦泉水瓶、易拉罐、紙制的牛奶盒。
 
  “節假日垃圾量能達到10噸左右,30名保潔員在清掃的過程中,也時常提醒一些市民或游客注意垃圾分類,垃圾箱上有可回收以及不可回收垃圾的具體‘圖形’標識,但還是有一些人不能遵守。 ”負責景區管理的天安物業的常務副總王經理說。據了解,自2003年我市環衛部門開始引進分類果皮桶以來,目前各區街頭擺放的分類果皮桶約900多個,如果市民和行人能將垃圾進行分類投放,可使垃圾清運處理工作量降低15%。
 
  行走過程中產生的垃圾,如何能規規矩矩投入“黃綠桶”?芝罘區環衛處副主任劉軍福認為,長期以來,不少市民沒有養成垃圾分類的生活習慣和環保意識,要養成這個習慣需要一個長時間的過程。“垃圾如若不從源頭科學分類處理,負面效應肉眼雖一時難見,但影響卻是長期的!”
 
  劉軍福舉例說,一節一號電池爛在地里,能使1平方米的土壤永久失去利用價值;一粒鈕扣電池可使600噸水受到污染,相當于一個人一生的飲水量。垃圾中有毒物質一旦污染土壤、大氣和地下水后,最終極有可能通過食物鏈危及人類健康。
 
  “垃圾袋裝化可以有效解決生活垃圾在收集存放和運輸環節的二次污染問題,提高市容環境管理水平。但要把好事做好,需要居民和有關部門的互相配合!”市環衛處有關負責人懇切希望每個市民都能自覺主動地將垃圾放進垃圾箱,而不要讓隨手、隨地亂扔的習慣破壞了市容環境,努力為自己及他人更為我們的子孫后代創造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記者 孟憲臣 通訊員 李春慶 實習生 孫少明)
 
  “六·五”世界環境日 2萬環保布袋免費送市民
 
  今天是“六·五”世界環境日。記者昨日從市環保局獲悉,我市將組織“發放環保布袋子”、“撿拾垃圾”等活動,號召市民以實際行動響應今年世界環境日的主題:“減少污染,行動起來”。
 
  此次世界環境日宣傳活動,將從今日上午9:00開始。期間,芝罘區將組織中小學生、環保志愿者、環保工作者到社區、農貿市場等現場發放《知識手冊》、布袋子;萊山區將舉行小學生保護環境承諾簽名活動,走進農貿市場設立咨詢臺現場發放《知識手冊》、布袋子;開發區現場發放環保布袋子和《知識手冊》。同時,相關人員還將走進第一海水浴場、煙臺大學海邊、開發區海水浴場附近撿拾垃圾。全天將發放《致廣大市民的一封信》、《環保知識手冊》3000份、環保布袋子2萬個。(鄭勇軍 李瓏)
 
  相關鏈接
 
  生活垃圾一般可分為四大類:可回收垃圾、廚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它垃圾。目前常用的垃圾處理方法主要有綜合利用、衛生填埋、焚燒和堆肥。
 
  可回收垃圾主要包括廢紙、塑料、玻璃、金屬和布料五大類。
 
  廢紙:主要包括報紙、期刊、圖書、各種包裝紙、辦公用紙、廣告紙、紙盒等,但是要注意紙巾和廁所紙由于水溶性太強不可回收。
 
  塑料:主要包括各種塑料袋、塑料包裝物、一次性塑料餐盒和餐具、牙刷、杯子、礦泉水瓶等。
 
  玻璃:主要包括各種玻璃瓶、碎玻璃片、鏡子、燈泡、暖瓶等。
 
  金屬物:主要包括易拉罐、罐頭盒、牙膏皮等。
 
  布料:主要包括廢棄衣服、桌布、洗臉巾、書包、鞋等。
 
  廚余垃圾:包括剩菜剩飯、骨頭、菜根菜葉等食品類廢物,經生物技術就地處理堆肥,每噸可生產0.3噸有機肥料。
 
  有害垃圾:包括廢電池、廢日光燈管、廢水銀溫度計、過期藥品等,這些垃圾需要特殊安全處理。
 
  其他垃圾:包括除上述幾類垃圾之外的磚瓦陶瓷、渣土、衛生間廢紙等難以回收的廢棄物。

編輯:姚森婧

  • 微信
  • QQ
  • 騰訊微博
  • 新浪微博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 人參與 | 條評論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www.xjxbtd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固廢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