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久久网|特污兔影院|中文字幕日本一区久久|天堂岛最新版在线bt天堂|草草影院ccyy国产日本欧美

首頁 > 新聞 > 正文

日本節能減排多措并舉

時間:2009-04-02 13:30

來源:資源網

  全球氣候變暖是當今世界的熱門話題。日本作為全球氣候變暖特征最顯著的國家之一,近年來其節能減排取得了新進展。其主要特點表現為:重視轉變觀念、依靠技術進步和實現全民參與等。日本的節能效率和公眾的節能意識是最突出的,其減排效果也是非常令人矚目的。 
 
  在我們的鄰國日本,“減排、節能、環保”這些詞語越來越頻繁地被人們提起,節能環保已經滲透到日本社會的各個層面。

  制定“節能辦法”引導節能減排

  《京都議定書》規定,到2012年日本溫室氣體排放應比1990年減少6%,但據最新的2005年度數據顯示,日本溫室氣體非但沒有減少,反而增加了8.1%。因此,無論是政府機關、學校單位,還是企業、社團,都將“減排”放在節能環保工作的重要位置。

  東京都于2007年5月29日制定了旨在削減政府機關、學校、醫院等公共設施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東京節能辦法2007》。它規定,在新建、改建和大規模裝修時必須加強建筑物的隔熱能力,且要實現設備系統的高效化,加強綠化和引進可再生能源等,將公共設施逐漸轉換為節能的示范建筑,并由此進一步推廣至區縣村和普通民居。

  政府作好表率

  從2002年起,東京都就開始制訂并實施針對溫室氣體排放的環境對策,推進節能和能源多樣化,加強減排。對于產業領域,東京都先抓重點和大戶。根據要求,排放量占到全東京都45%的約1300家公司必須執行報告書制度,將公司的減排指標和計劃列入計劃書,并通過網絡公示。據介紹,這一制度的實施還將擴大到中小企業。市民和用戶可了解這些公司的能耗和排放情況并由此決定自己的消費選擇。

  同時,環保也成為市民買房的一大選擇。建筑企業建樓前須提交報告書,公布能耗、排放標準,以及設備、材料是否節能環保、綠化如何等等,高層公寓還要實行環境評價制度。東京都還在日本率先推行能效標簽制度,引導和鼓勵市民使用節能家電。

  從身邊小事做起

  日本人節能環保注重從身邊的點滴做起。日本各地公司企業的辦公樓、寫字樓都裝有新型空氣循環系統,其空調也大都使用發電、煉鋼及其他資源循環過程中產生的余熱或太陽能作為動力來源,室內溫度也嚴格按照冬天20攝氏度、夏天28攝氏度的規定設定。統計顯示,近10年來,日本家電產品的電耗減少了40%,利用太陽能的總發電量已達142萬千瓦。

  今年日本的夏日“清涼商務裝”(CoolBiz)活動6月1日再次啟動。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和內閣全體官員1日也率先穿上沖繩傳統夏季清涼裝“Kariyushi”出席內閣會議。日本的夏日“清涼商務裝”運動始于2005年,今年已是第3個年頭。根據規定,6月初至9月底期間,全體政府職員均脫下西服外套和領帶,實現輕裝上班。

  另外,日本的商場便利店從今年4月開始鼓勵消費者自帶購物袋,并對塑料袋開始收費,這在很大程度上減少了對石化產品的需求。“天婦羅”是日本家庭的一道家常菜,炸菜的食用油一般只用一次,之后便被倒掉。針對這一問題,日本民間發起了一個食用油回收的商業項目,在居民區回收用過的食用油,凡是送油的居民都可得到一張購物優惠打折卡。既節約又減排,可謂事半功倍。

  節能減排效果牌領先水平

  以2004年為例,當年日本的GDP占全世界的11%,而其二氧化碳排放僅為4.7%,其效益不僅對發展中國家來說難望項背,在發達國家中也是一騎絕塵,遙遙領先。目前許多國家大城市的空氣污染非常嚴重,這主要是發電廠發電排放和汽車尾氣排放的二氧化硫造成的。如今全世界共有4000臺脫硫裝置在運行,其中僅日本就集中了3200臺,由此不難想像日本在該領域的投入之大和環保意識之強。由于日本大量配備了脫硫裝置,所以日本平均每發1千瓦時電所排放的二氧化硫僅為0.2克,而德國為0.7克,意大利為1.7克,英國為2.6克,美國是3.7克,加拿大更高達3.9克,幾乎是日本的20倍。發展中國家就更不言而喻了。

  在20世紀60年代經濟高速增長時期,日本列島也同樣被嚴重的環境污染所困擾,以致一艘新船僅在同一個港口停泊6次,螺旋槳居然就被蝕出一個大洞來,由此可見海水的酸性之強,污染之厲害!可如今同一個港口,不僅可以釣到魚,游泳也完全沒有障礙。大氣污染也是如此,40多年前,日本的中小學都不敢讓學生在操場上鍛煉,因為不時有學生因吸入污染空氣太多而感到不適甚至暈倒。如今日本的少年兒童可盡情地在大自然中玩耍嬉戲。日本的森林覆蓋率高達66%,在世界上僅次于芬蘭。但日本為了始終保持青山綠水,不砍本國的樹木,木材完全靠進口。

  從節能的角度來看,日本這幾十年來全國上下為此不遺余力,也取得了令人羨慕的成就。以水泥為例,1990年日本生產1噸水泥所消耗的能源幾乎僅為1960年的一半,約為美國同期的60%。算算看,僅此一個產業,日本就可減少多少能耗?正由于日本多年來堅持不懈的努力,日本的節能技術在全世界都處于明顯的領先水平。

  根據國際原子能機構2005年的統計,若日本生產一個單位產品的能耗為1.0,則德國為1.6,法國為1.8,美國為2.0,韓國為3.2,中國是8.4,印度為9.3,俄羅斯則高達19.0!

  節能造就超強適應力

  說起來,日本是世界上罕見的資源貧乏之國,很多重要的資源幾乎完全依靠進口。例如煤炭、鐵礦石、鋁礬土(煉鋁原料)和磷礦石百分之百進口,石油對進口的依存度高達99.8%,等于完全靠進口。

  而且日本進口石油的渠道相對單一,從中東的進口比重近90%。以致于從波斯灣到日本的1.1萬公里海上運輸線上,幾乎每隔100公里就有1艘日本的超級油輪在忙于運油。此外天然氣日本也幾乎完全依靠進口。日本的核電占很大比重,但核電的主要原料鈾,也完全靠進口。對很多尖端產品來說不可或缺的稀有金屬,日本也基本上靠進口。

  但是日本人似乎有超強的適應能力。如此幾乎不產一滴油的島國,30多年前遭遇的兩次石油危機,不僅未使經濟趴窩,日本人反而巧妙地利用這一機遇,化危機為契機,大規模地調整了產業結構,從原先以生產高耗能、高污染的“重厚長大”產品為主的體制,轉向以“輕薄短小”為特征的經濟結構,例如耗能很少而附加值很高的芯片。

  舉例來說,鋁是高耗能產品,上世紀70年代日本的鋁錠產量年均在100萬噸左右,如此高耗能的生產,日本當然要說“不”,當然要轉移出去。到90年代前期,居然連2萬噸都不到了。即使在不得不維持的生產中,日本在降低能耗上的努力也是非同尋常的。最突出的例子是汽車。日產汽車的耗油僅為歐美汽車的80%左右。這20%的差距,對平均不到2人一輛車的發達國家來說,實在是事關重大。原先美國人都不怎么喜歡日本產的汽車,覺得不夠寬敞,坐著不舒服。但如今油價飆升,美國消費者也終于不再青睞本國寬車身、高耗能的汽車了。如今日本還在聯合攻關混合動力汽車。一旦這種兼用電池和汽油為動力的汽車達到普及程度,則因汽車而消耗的能源和產生的排放將還會有大幅度的下降。

  創造亞洲的可持續建筑

  綠色生態建筑也叫做可持續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壽命周期內(規劃、設計、建造、運營、拆除、再利用),通過高新技術和先進應用技術的研發和應用,降低資源和能源的消耗、減少廢棄物的產生和對生態環境的破壞,為使用者提供健康、舒適的工作與生活環境,最終實現與自然共生的建筑。

  2007年8月底在日本福岡市舉辦了由日本建筑學會(九州地區)實行委員會主辦:以九州大學、福岡市、福岡大學和聯合國人居署亞洲辦事處等聯合協辦的,以“創造亞洲的可持續建筑”為題的專題研討會。大會邀請多位國內外建筑家、大學教授、專家等進行特別演講和基調演講,就應該形成什么樣的可持續性建筑和都市而進行討論,從而明確包括日本在內的東亞和東南亞地區的為實現可持續發展型社會而不可缺少的亞洲的可持續建筑形式。

  獨立行政法人都市復興機構

  在日本,不論是新區的開發還是舊區的改造,都十分重視建筑工程項目對環境的影響,以及建筑物環境保護問題和節能問題。日本有一個叫做日本獨立行政法人都市復興機構的組織。此組織成立于1955年,當時的名稱為日本住宅公團。是日本政府為難解決勞動者的住房困難問題,實現大規模的住房而設立的。1974年日本政府為分散在大城市的人口和產業,實現國土的均衡發展和地域的振興設立了地域振興整備公團。1975年,日本政府又設立宅地開發公團。其目的就是由于人口、產業的集中而導致住宅顯著不足的大城市地區來進行大規模的住宅建設以及公共設施、交通設施的治理。1981年,日本住宅公團改名為日本住宅都市整備公團,擴大了推進市區的建設和城市再開發的事業。1999年日本住宅都市整備公團改名為都市基盤整備公團。日本地域振興整備公團與都市基盤公團于2004年合并成為現在的獨立法人都市復興機構。當前都市復興機構的開發項目都要向政府提出環境影響評價書,并要經過政府、普通市民參與的一系列審查評定之后才能付諸于實施。工程竣工之后,還要參照環境評價書進行竣工后的審查。

  環境評價的內容包括大氣污染、噪音、振動、對日照的妨礙影響、對電報的妨礙影響、景觀、廢氣物等項目,對施工期間和項目建成后都提出了所要達到的具體目標,并附有所采取的措施,來確保工程項目不會對環境造成有害影響。

編輯:姚森婧

  • 微信
  • QQ
  • 騰訊微博
  • 新浪微博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 人參與 | 條評論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www.xjxbtd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固廢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