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久久网|特污兔影院|中文字幕日本一区久久|天堂岛最新版在线bt天堂|草草影院ccyy国产日本欧美

首頁 > 新聞 > 正文

國際可再生能源蓬勃的啟示

時間:2008-09-04 14:02

來源:中國固廢網

  上世紀兩次石油危機給西方國家的經濟帶來沉重的打擊,同時也大大促進了可再生能源的發展。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尤其是近年來,可再生能源已逐漸成為常規化石燃料的一種替代能源,在能源系統中占據了一定的地位。
  2001年全世界可再生能源開發量近20億噸標準煤,約占全球一次能源供應總量的13.5%,其中可燃生物質能約占10.8%,水能占2.2%,地熱能、太陽能、風能、潮汐能和生物質能新技術等開發量合計占0.5%。在各種可再生能源中,風電發展最快,到2002年,全球風力發電裝機已達3200萬KW,正在發展成為一種新興產業;太陽能發電也發展很快,光伏發電制造能力超過56.0萬KW,實際裝機容量在220萬KW左右。2002年底全球生物質能源發電裝機約1500萬KW;生物液體燃料超過2000萬噸;太陽能熱水器保有量達到1億平方米(其中近一半在中國),提供了約相當于1400萬噸標準煤的能量。與此同時,地熱能和海洋能的開發利用也都取得新的進展,顯現出全面發展的態勢。
  那么,國外可再生能源的蓬勃發展意味著什么?給我國提供一些什么樣的啟示呢?國家有關方面的內部報告可以揭示其中的原由。

可再生能源已成為各國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重要選擇


  能源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動力。但是,大量的化石能源消耗日益顯示出不可持續性。目前,全世界能源總消費的80%來自化石燃料,由此帶來了一系列的環境問題:大氣中85%的硫、35%的懸浮顆粒物、75%的二氧化碳來自化石燃料的燃燒。因此,目前的能源消費結構已經對實施可持續發展構成了威脅。
  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等新的可再生能源,具有清潔、無污染、可再生的特點,符合可持續發展的要求。針對本國和區域環境問題,以及國際溫室氣體減排日益嚴重的壓力,世界各發達國家都制定并實施了一系列宏大的可再生能源計劃和工程。首先從政策、法律上給予支持,形成了可再生能源迅速發展的根本動力。德國、西班牙為了鼓勵風力發電,頒布了“購電法”以吸引投資;英國早期實施“非化石燃料公約”制度,為可再生能源發展創造條件;美國有些州及澳大利亞和日本等國實施配額制(RPS),要求在電力供應中可再生電力的比例要達到一定的程度。以立法的形式強制社會接納和開發可再生能源,從而為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利用前景提供了保障。
  其次制定重大發展計劃,切實推動可再生能源發展。歐盟在能源政策白皮書中,把可再生能源視為“提高能源竟爭力,保證供應安全和環境保護”三大戰略目標的關鍵,制定了2010年可再生能源要占歐盟總能源消耗的12%的雄偉目標,其中,風力發電達到40GW,光伏發電增加到3GW。

可再生能源是一種朝陽的產業,孕育著巨大的潛在經濟利益

  可再生能源作為新興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作用和影響已越來越大。據丹麥BTM公司統計,2002年全世界風力發電量已達650億kWh,約相當于同年全球發電總量的0.4%;出售機組740萬KW,年產值在70億歐元以上,同時還提供了數萬個新的就業崗位。預計2020年全世界風機規模將達到1200GW,年營業額在670億歐元。據歐盟估計,全球光伏市場將從現今的3000MW增加到2020年的70GWp;生物質能源的商業化利用將達到1億噸油當量,并形成千萬噸級規模的生物液體燃料的生產能力。
  隨著產業化的發展,將提供越來越多的就業機會。美國學者認為,投資于能源效率和太陽能等技術所創造的就業機會大約是石油、天然氣的2倍。在歐洲已經形成了相當數量的可再生能源就業人口。據歐盟的估計,當2010年歐洲風力發電達到約40GW、光伏發電3GW、生物質能發電10GW和太陽能集熱器100Mm2時,總計可提供154~167萬個就業機會,而且這還不包括每年可能有170億歐元商業出口所創造的、額外的潛在35萬個就業機會。

維持技術優勢、搶先占領市場

  分析近年來世界各發達國家的發展態勢,雖然他們在發展可再生能源技術的目標方面有所差異,發展的技術路線也有所不同,但是卻表現出一些共同點,即依靠技術上的優勢和產業的大發展占領市場。無論是強大的美、日還是歐洲,在可再生能源技術方面,都是世界上的領先者。這些國家擁有雄厚的經濟基礎及領先的科技力量,具備將先進技術轉化為產業的實力,加上超前發展的意識,致使大多數先進的可再生能源技術都集中在歐美日等西方發達國家手中,并擁有最大份額的市場。
  日本利用其電子技術優勢,大力發展光伏發電產品,其產量已經相當于全球產量的50%以上。英、荷、日、美等國企業基本壟斷了全球的光伏發電產品市場,其出口額占世界的貿易額的80%以上。世界上最優秀的風機制造技術則集中在丹麥、德國、西班牙和美國等幾個國家。美國則同時擁有風力發電、光伏發電、光熱發電、地熱發電和現代化生物質能利用技術裝備的制造能力,保持著技術上的領先地位。

編輯:張倩

  • 微信
  • QQ
  • 騰訊微博
  • 新浪微博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 人參與 | 條評論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www.xjxbtd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固廢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