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久久网|特污兔影院|中文字幕日本一区久久|天堂岛最新版在线bt天堂|草草影院ccyy国产日本欧美

首頁 > 新聞 > 正文

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場址選擇面臨困境的幾點思考

時間:2007-11-05 16:31

來源:中國固廢網

  編者按:本文是中國固廢網和清華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系聯合主辦的固廢高級沙龍系列活動的總結—固廢沙龍綠皮書之六,沙龍邀請的主題發言人城市建設研究院總工程師徐海云根據自己的發言進行了總結,供行業參考。

  隨著人們對環境保護要求的提高,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場址面臨越來越大的困難。許多地方已經到了無地可選地步。

  1.如何認識防護距離

  垃圾場(廠)址的選擇明顯受土地資源因素制約,生活垃圾填埋場的防護距離要求的變化為例可以說明這一點。《城市生活垃圾衛生填埋技術標準》(CJJ17—1988) ,要求生活垃圾填埋場距離居民區大于800米,由于許多城市提出按800米要求選擇生活垃圾填埋場場址存在困難,此后修改的標準如《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標準》(GB16889—1997)要求生活垃圾填埋場距離居民區大于500米,目前正在修訂《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標準》(GB16889—)的征求意見稿中不再做出具體“距離”的要求,要求通過環評來確定。這一過程的變化是趨向現實,還是趨向嚴格?由此聯想到沒有“距離”要求會怎樣?有嚴格要求又會怎樣?從環境保護方面分析,過去“防護距離”的要求,是考慮沒有污染防治措施情況下,盡可能減少對人的影響,如生活垃圾填埋場盡可能建在山溝里。這樣的想法已經過時,實際上對于許多生態環境脆弱的地區,在山溝里選擇填埋場,往往產生更多的污水,污染治理的成本更高、更難,實質上是依靠環境容量自凈和稀釋。不治理填埋場的污染(如污水、填埋氣體)就不在乎其產生量,甚至希望通過大量產生進而稀釋來達到排放要求。因此,認為通過“距離”防治污染顯然是落后的,也是不能達到保護環境的要求。當在經濟發展水平低時,這樣的做法也是無賴的選擇,我國目前的生活垃圾填埋場大多是在這樣境況下的選擇,現在經濟發展了,城市范圍擴大了,過去偏遠的填埋場離居住區越來越近,集中填埋處理的垃圾量越來越大,其產生污水和填埋氣體對周圍環境的影響不可否認地越來越大,由此產生的矛盾也就越來越大。我們是沿著原有的思路將垃圾運輸到更遠的地方(相應也要增加成本),還是積極治理污染,從而減少污染的的產生和排放,答案是顯然的。總之,環境保護發展到今天,我們已經不能僅僅停留在“防護距離”的認識上,就是滿足了“防護距離”要求,也不能忽視對周圍環境污染的影響。

2.選址與規劃

  對于許多城市,土地資源非常寶貴,生活垃圾填埋場場地選擇將越來越困難,垃圾填埋處理的成本也會越來越高,隨著經濟的發展,焚燒處理會逐步發展成為生活垃圾處理的重要手段。城市生活垃圾焚燒處理具有占地小、處理時間短、減量化顯著(減重一般達70%,減容一般達90%。),無害化較徹底以及可回收垃圾焚燒余熱等優點。至于大眾關心的“二惡英”問題,以及臭氣問題,現代的技術手段已經能夠解決這些問題,無論是歐美和日本,還是東亞地區的新加坡、韓國和中國臺灣都有很好的實踐。對于生活垃圾焚燒廠的選址和建設目前存在一些認識誤區,就是夸大了其危害性,忽略了其與衛生填埋相比污染物排放大幅度削減的作用。這里列舉英國一些大學決策學教材的案例故事,在英國歷史上,曾有過兩個重大的決策失誤。一個是否決將電力引進千家萬戶。當時許多人認為普及用電,就等于給每個英國人(包括小孩和壞人)都發了一把槍。另一個是否決將煤氣引進千家萬戶。當議會辯論時,那些反對者認為只要有一個不想活的壞人,去把這個巨大的“炸藥包”(煤氣)點燃,兩千多年的倫敦古城就將毀于一旦。對于核能利用也是這樣,以德國為例,2000年,德國政府在綠黨的壓力下,曾經提出在2020年放棄核能發電,但德國核能發電比例約占30%,2007年1月德國《周日圖片報》登載了一份問卷調查:61%的德國人認為,在太陽能與風能等能源足夠滿足需求以前,不宜放棄使用核能,德國經濟部長格羅斯也表示,從德國的能源安全角度出發,核能是不可或缺的。德國民眾也認識到這一點,這是聯邦環保部不能回避的。
  這里并不是要把垃圾焚燒發電與核電相比,只想說明對于垃圾處理要全面客觀分析,要從現實出發。我們要容忍和吸取類似綠色和平組織提出的觀點和意見,但政府決策部門不能變成綠色和平組織。世界上有反垃圾焚燒協會,他們反對一切焚燒,因為焚燒就有可能產生“二惡英”類物質。有些人提出“零”廢物或將全部生活垃圾進行資源化處理,垃圾全部資源化是我們追求的目標,但現在就實施,那就好比實施“烏托邦”社會,結果是可想而知的。
  填埋場場地資源緊缺的地區要做好垃圾焚燒廠建設規劃。垃圾焚燒廠廠址選擇在市區或郊區附近,這樣一方面減少垃圾運距,另一方面距熱用戶近,使得垃圾焚燒廠的投資效益和運行效益都得到提高。對于有垃圾焚燒處理有潛在需求的地區,現有的生活垃圾填埋場將陸續達到服務期限,到那時,新選的城市垃圾填埋場將更加遠離城市。從延長現有填埋場的使用壽命考慮,也需要盡早在城近郊區規劃建設城市生活垃圾焚燒廠。
  現在有些垃圾填埋場即將面臨要封場,從技術經濟方面看,原有的垃圾收運系統還可以繼續使用,本來該場地建設垃圾焚燒廠是非常適宜的,但是,由于各種各樣的原因,有些人或單位預先就在填埋場周圍附近開發利用,反倒逼迫垃圾焚燒廠不能在原有填埋場建設,這實際上是少數人利益與公益的搏弈,政府將垃圾廠(場)搬到更遠的地方,支出必然加大,而那些參與搏弈的人獲得了額外的利益。
  生活垃圾處理廠不是化工廠,只要有居民生活存在就有生活垃圾,理論上,可以沒有地方建工廠,但不能沒有地方消納垃圾。生活垃圾處理設施的用地要納入城市用地的近遠期規劃,要不斷檢查剩余容量,保障生活垃圾處理可靠持續運轉,也就是保障所服務地區生產和生活的正常運轉。

3.衛生、安全、環保、經濟四個方面一個都不能少

  生活垃圾處理設施的正常運轉,首先是衛生的需要,垃圾處理的過程要安全可靠,處理的結果要滿足環保要求,處理的成本要與支付能力相適應,這四個方面缺一不可,又相互關聯。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如同其它環衛設施一樣(如公共廁所、垃圾收運設施),大家都需要但都不愿意放在自己家附近。正確認識NIMBY(not in my back yard,英文不要放在我家的后院的縮寫)就非常重要。如何看待和處理這些矛盾,需要理性、需要實事求是、更需要民主。這里的民主不是少數人的意見,而是要有關的公眾全部參與。言論是自由的,但我們每個人都要為自己的言論負責,我國目前處在轉型期,各種矛盾相互交織,這一點特別對于賦有決策責任的領導和影響決策的專家尤為重要。這里舉幾例說明,作者也有幸參加過一次與某垃圾焚燒發電項目附近居民代表的對話,有的代表引用專家的說法,美國、日本許多生活垃圾焚燒廠都關閉了,可這些專家根本就不了解美國、日本生活垃圾處理的真實狀況;有人提出海淀區是北京的上風向,不宜建垃圾焚燒廠。所謂的上風向也要客觀的理解,上風向和下分向是相對的,海淀的下風向也許就是朝陽的上風向,北京的下風向也許就是河北某地的上風向;如果因為海淀區是“上風上水”,海淀的生活垃圾要運輸到其它區縣處理,我們進一步延伸,北京的生活垃圾是否要運輸到北京以外地區處理。理論上如果將北京市的生活垃圾運輸到西北部的沙漠地區處理,由此產生成本應該由全體北京市民來負擔,這就要考慮全體市民的意見,如果需要每個市民每年拿出500元用于支出由此產生的成本費用,估計現階段大多數居民不會同意,盡管會有少數富有的人支付得起,但我想這并不能成為決策依據。現有的技術可以將焚燒垃圾處理的煙氣處理得比北京的空氣還清潔,但現實嗎?相應的費用我們大多數居民愿意支付嗎?
  總之,治理生活垃圾污染,真正削減生活垃圾污染是我們首要考慮的問題,如果不是真正的控制污染,大多數情況下,選址只是選擇影響不同的人群。(作者:城市建設研究院徐海云)

編輯:王彩霞

  • 微信
  • QQ
  • 騰訊微博
  • 新浪微博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 人參與 | 條評論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www.xjxbtd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固廢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