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久久网|特污兔影院|中文字幕日本一区久久|天堂岛最新版在线bt天堂|草草影院ccyy国产日本欧美

首頁 > 新聞 > 正文

粵環保局長如履薄冰 24小時監控污染

時間:2007-03-09 09:29

來源:廣州日報

今年溫家寶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用了最大篇幅介紹經濟增長方式粗放,能源消耗高、環境污染重的問題。而拼搏在環保戰線上的環保官員們對總理的嚴肅發言則有著另一番的感受。

    聽完溫總理的報告后,全國人大代表、廣東省環保局局長李清接受了記者的采訪,他表示:回顧廣東北江污染事故到位的處理以及上任廣東省環保局以來所承受的壓力,他“如坐針氈、如履薄冰”。

    多還舊賬,嚴控新項目 

    記者:總理的報告提到兩項環保目標沒實現的原因之一是重工業領域“落后生產能力還沒有退出市場”,請您結合廣東的實際情況談一下看法。

    李清:目前廣東經濟增長方式還沒完全轉變。經濟快速增長,排污也會受到影響,因此環保治理任務還然很重。我們的環保工作總體方針是“多還舊賬,嚴控新項目”。

    記者:去年萬元能耗廣東創造全國最低水平,今年情況如何?如何實現的?

    李清:據環保總局核查,廣東省二氧化硫、化學需氧量分別下降2.1%和0.9%,實現了新低。這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前幾年工作累計的結果。一方面,廣東抓環保起步早,從2002到去年,廣東投入2200億元用于環保建設。另一方面,與廣東的產業結構有關,廣東的高新技術產業和第三產業較為發達,過去廣東一直以輕型工業為主,單位能耗有優勢。

    記者:廣東未來的產業結構將如何調整?

    李清:近幾年,廣東準備發展符合環保標準的新型重化工業。當前的重化工業依托成熟的治污技術,很多新上馬的鍋爐都基本實現零排放,已不是過去的那個老態的重工業概念。

    當中心城市的高能耗高污染項目失去生存空間時,一些不法高污企業就會試著選擇在偏遠地區尋找市場,所以要加大對產業轉移的管理,尤其加強在轉移目的地水源上游的管理,防止污染轉移和“二次污染”的出現。

    記者:對新舊重工業企業比重結構如何調整?

    李清:環保局對完成總量指標思路清晰,目前正著手的是通過產業結構調整,建立重污染企業退出機制,通過關閉或改造,給更多的新型低能耗企業騰出排污量空間,也騰出大量土地和廠房。

  環保最終必走科技道路 

    記者:在污染減排規劃廣東如何部署? 

    李清:按照國家環保部門下達的總量要求,對于廣東現存200多萬小機組,廣東省計劃在2009年之前全部關閉。目前在治污能力的工程設施方面,以污水處理廠為例,廣東日處理能力達到724萬噸,位居全國第一,今年計劃新增100萬噸,2010年,將達到1100萬噸。 

    記者:環保局如何監控污染企業排污狀況? 

    李清:為嚴密監測企業排污情況,廣東省準備對1000家企業進行24小時數字監測排污,包括國控企業,以及部分省控企業,目前已經聯網省控企業的達到300家,通過數字監測嚴密關注老污染源,給總量考核提供準確依據。 

    記者:聽說數字化手段將被引入環保工作? 

    李清:目前馬上動工的廣州新會展中心將建成為廣東省乃至全國最先進的環境監測指揮中心,通過構建環境監測預警系統,通過航拍實現24小時全省衛星監控,累計投資約23億元,把廣東省污染源建成環境信息地圖,日后新的項目審批都將依靠這個,而且一旦事故發生,馬上都能準確定位,鎖定事故目標。我認為環保最終必會走科技道路。 

    記者:目前在環保監測方面是否還存在難題? 

    李清:當前大氣污染的成因很復雜,技術問題還未完全解決,對大氣形成因素了解還不夠。這就必須做前瞻性研究,科技部列出的863重點項目,其中全國唯一的環保項目,“珠三角大氣污染形成機理和技術合成”項目給了廣東,并由國家投資1.5億元,廣東省投資3個億。全部研究5年時間將完成。 

    有些地方政府不知輕重 

    記者:今年廣東兩會多名代表提到珠三角大氣問題,廣東省環保局對此怎么看? 

    李清:由于珠三角局部地區空氣質量下降,東西兩部產業轉移環境保護管理難度大。急需立法解決環境問題及管理模式,廣東省兩會上,法律草案已經報請廣東人大批準,目前正在啟動調研工作。

    此外,去年廣東省飲用水保護條例,已經提交人大二審,廣東省僅僅管水就有12項法規,應該說,廣東環境立法走在全國前列。

    記者:為什么有關廣東的環保成果的報道并不多見? 

    李清:成績都是階段性的,而且環保工作也是不宜說滿的,從總理的報告也看出,壓力是巨大的,任務是艱巨的,從上任廣東省環保局局長一職以來,可以說如坐針氈、如履薄冰。廣東北江污染一事廣東省環保局就費盡心思。 

    記者:現在往往事故一出,直接就問責省市環保一把手? 

    李清:不客氣地說,有些地方政府太不知輕重,為了政績、眼前效益,不顧后果。真出了事,他擔不起這個責任。

編輯:王彩霞

  • 微信
  • QQ
  • 騰訊微博
  • 新浪微博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 人參與 | 條評論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www.xjxbtd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固廢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