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07-02-01 08:20
來源:中國固廢網
由中國固廢網主辦的“2006年度新聞風云榜”今天公布了最終結果, “我國四部門頒文從源頭堵截電子垃圾”新聞榮登榜首。從這次評選結果來看,國家固體廢物宏觀政策和污染問題受到網友的廣泛關注。
宏觀政策變化吸引公眾視線
固體廢物污染環境的治理是一個系統工程,源頭治理首當其沖。關于電子垃圾治理工作,歐盟環保雙指令(RoHS、WEEE)的制定和公布在全球都產生了連鎖反應,我國相關部門采取了積極應對的態度,不僅體現了對產業的保護和積極應對策略,同時也是對我國環境負責的體現。目前其它類的固體廢物源頭治理工作實施力度不強,但是隨著固廢廢物污染環境問題越來越嚴重,末端治理的弊端越來越明顯,從大范圍和長遠的角度看,源頭治理工作必然從電子垃圾的強制政策逐漸走向固廢治理的各個領域。
專業規劃正在更高的層面得到重視,固廢污染的治理工作將體現國家戰略。建設部負責起草的《全國城鎮環境衛生“十一五”規劃》具有重要意義,這是我國第一個由國務院部門負責制定的環境衛生專業規劃,同樣也在國家戰略層面上初步確定了垃圾處理的戰略方向和產業發展布局。在十年前,中國部分大城市就已經開始制定環衛專業規劃,盡管那時的規劃水平和科學性還不是很高,但是這樣的環衛規劃得到了相應城市政府的重視,環衛規劃同城市總體規劃、其它專業規劃等一并統籌對待。環衛規劃從國家層面上來說,時機已經非常成熟。但是,規劃的實施需要配套政策的落實和執行,否則都是紙上談兵。建設部的這個專業規劃值得行業期待。
《中國的環境保護(1996-2005)白皮書》等國家環保信息的發布得到了行業內的廣泛關注。這個白皮書從各個角度闡述了十年來中國的環境發展情況,從白皮書的分析來看,憂大于喜。國家環保局的“斬污行動”也是借助新聞媒體的力量披露信息,向污染責任方施加影響。
污染潛在危機嚴重 爆發后果涉及面廣
全國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組關于跟蹤檢查有關環境保護法律實施情況報告透露,鉻渣污染存在重大隱患。這種有毒有害的工業廢物不少堆放在三峽庫區和黃河、湘江沿岸等環境敏感區域,直接威脅到水源地的安全。同時,全國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組的跟蹤檢查也發現,排污單位對于污染物排放量及其污染情況虛報瞞報的現象還是相當普遍的。
科特迪瓦有毒垃圾事件對阿比讓整個城市居民帶來了嚴重的生命威脅,并且造成人員傷亡,該事件也造成內閣全體辭職。發達國家在不斷地向發展中國家運送工業垃圾,盡管有相關的國際公約的限制,使得這樣的情況正在不斷減少。但是每一個事件都會給當地帶來十分惡劣的影響。前段時間報道的英國向中國傾倒洋垃圾事件也使我們注意到,這些事件有太多深層次的東西需要思考和解決。
突破現有管理體制能夠解決污染問題?
北京垃圾場問題十年未解決事件有一種說法是一個城市兩個區之間管理機制造成的,但是距離兩個區之間僅僅500米的距離竟然能夠跨越一個城市的整體管理嗎?繞過地方政府干擾的五個督查中心的成立是否意味著管理體制成為阻礙環境污染問題解決的關鍵了呢?
期盼已久的“統一各類企業稅收制度”也在2006年歲末開始走上前臺,草案提交全國人大審議,并且環保產業進入了稅收優惠政策的行列。這就使外資企業、國有企業、民營企業有了統一的競爭環境。
2006年已經成為歷史,這些事件的影響并沒有塵封,也許我們能夠汲取經驗和教訓不斷解決某些問題和困難,也許我們將繼續重復歷史。
詳情請點擊:http://www.xjxbtdc.com/pingxuan/index1.htm
(中國固廢網 李建軍 王彩霞)
附件: 2006十大固廢新聞
1 我國4部門頒文從源頭堵截電子垃圾
為了從源頭控制家用電器與電子產品的廢棄量,控制其在回收利用過程中的環境污染,國家環保總局、科技部、信息產業部、商務部聯合發布了《廢棄家用電器與電子產品污染防治技術政策》》(以下簡稱《技術政策》)。這是我國今年繼新《固廢法》之后,再次重拳出擊治理污染的一項新舉措。
2 中國的環境保護(1996-2005)白皮書發布
國務院新聞辦6月5日發表《中國的環境保護(1996—2005)》白皮書,系統介紹了過去10年間中國為保護環境而進行的不懈努力,同時指出,中國環境形勢依然十分嚴峻。白皮書說,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為保護環境付出了巨大努力,但是,環境形勢依然十分嚴峻。一些地區環境污染和生態惡化還相當嚴重,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超過環境承載能力,水、土地、土壤等污染嚴重,固體廢物、汽車尾氣、持久性有機物等污染增加。新世紀頭20年,環境保護面臨的壓力越來越大。
3 科特迪瓦有毒工業垃圾引發騷亂
8月19日,一艘巴拿馬籍貨輪在科特迪瓦經濟首都阿比讓至少8處地點非法傾倒了數百噸有毒工業廢液,導致整個城市彌漫著毒氣和惡臭。已有專家證實,廢液里含有硫化氫,許多當地居民都出現了惡心、胸痛、嘔吐和腹瀉的癥狀。科衛生與公共健康部門統計表明,廢液排出的有毒氣體目前已造成至少3人死亡,5000多人中毒,近50萬居民的正常生活受到影響,并引發了人們走上街頭舉行抗議。由于中毒丑聞,科內閣成員已經全體辭職。
4 中國版RoHS標準全面實施助推綠色制造
2006年年初,信息產業部聯合國家發改委、商務部、海關總署、國家工商總局、國家質檢總局、國家環保總局頒布了《電子信息產品污染控制管理辦法》,標志著中國版RoHS問世。同時,與《電子信息產品污染控制管理辦法》配套的電子信息產品污染控制三個主要行業標準已經完成報批,不日將正式發布。有關專家指出,“管理辦法”及相關標準的出臺是推進電子信息產業結構調整,促進產品升級換代的良機。
5 建設部公布全國城鎮環境衛生規劃
2006年10月,由建設部組織編制的《全國城鎮環境衛生“十一五”規劃》正式頒布實施,這是我國第一個由國務院部門負責制定的環境衛生專業規劃。規劃對“十一五”期間環衛行業重點工作進行了部署,對行業發展的基本思路和目標提出了要求。《全國城鎮環境衛生“十一五”規劃》的實施將有助于提高垃圾無害化處理水平,促進垃圾處理產業化發展,對于更好地指導“十一五”期間的環境衛生工作具有重要的意義。
6 北京垃圾場問題十年未解決
被垃圾散發的氣味熏得“無法忍受”的通州居民紛紛投訴,10月下旬,通州區環保局出了一份書面說明:高安屯填埋場屬于朝陽區,通州無權管轄。事實上,高安屯污染問題已爭論十年之久。污染源在朝陽,而受影響者在通州,一線之隔,問題久拖不決。有關專家也沒有達成一致,有些人認為北京市各區自行建垃圾場的管理機制,是造成區與區之間矛盾的關鍵,但是另外一些人則說,即使由市政府統一協調,垃圾場選址問題也很難解決。
7 我國固體廢物堆存累積已80億噸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兼秘書長盛華仁8月26日說,我國固體廢物堆存量累積已近80億噸,占用和損毀土地200萬畝以上,對土壤和水體造成了嚴重污染。盛華仁同時指出,“排污單位對于污染物排放量及其污染情況虛報瞞報的現象相當普遍。”
8 國家環保總局設立五大區域環保督查中心
國家環保總局正試圖繞過地方政府的干擾,以垂直管理和區域督查的辦法,有效地約束環境違法行為。7月19日下午,國家環保總局有關領導透露,根據中央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批復精神,環保總局已決定在全國立即設立華東、華南、西北、西南、東北五大區域環境保護督查中心。國家環保總局局長周生賢表示,總局今年的一項主要任務就是著手建設完備的環境執法監督體系,這一體系必須達到權責明確、行為規范、監督有力、高效運轉的要求。周生賢稱,環保部門的權威來自于執法監督。五個督查中心年內要初步形成協調和監督能力,理順督查中心與地方環保部門的關系,形成執法合力。
9 國家環保總局開展斬除污染新聞行動
為配合國家環保總局、監察部、司法部等國務院七部門進行的“打擊違法排污企業,保障群眾健康環保專項行動”,國家環保總局決定在全國范圍內開展“2006斬除污染新聞行動”。活動有關負責人透露說,該項行動的一個重要內容是曝光違反環保法律法規的典型案件。
10 內外資企業所得稅統一 環保產業“受寵”
12月25日下午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五次會議分組審議企業所得稅法草案。常委會組成人員表示,根據"十一五"規劃綱要關于"統一各類企業稅收制度"的要求和我國經濟發展的實際需要,制定統一的企業所得稅法,為各類企業創造一個成熟規范、公平競爭的稅收法制環境是十分必要的。財政部部長金人慶在就法律草案作說明時說,草案采取多種方式對現行稅收優惠政策進行了整合,環保產業豁然在列。
編輯:王彩霞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