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06-12-30 12:46
來源:中國固廢網
建設部與環保總局于2006年12月29日在北京聯合召開“全國污水和垃圾處理經驗交流會”。這次經驗交流會旨在貫徹各地在污水和垃圾處理方面的先進經驗和成效,提高全國的污染治理水平。上午建設部副部長仇保興、國家環保總局副局長吳曉青分別發表重要講話。下午,全國各地建設和環保部門的相關負責人進行了分組座談。
各省會城市和計劃單列市建設和環保部門的相關負責人就各城市的污水和垃圾處理情況進行了座談,座談會由建設部科技司綜合處處長倪江波主持。座談中,來自各省會城市和計劃單列市的相關負責人分別介紹了在污水和垃圾處理的技術工藝、經營管理等方面的經驗和成效,并就管理和實施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了熱烈的討論。
交流經驗 互相借鑒
談到經驗,各位負責人都深有感觸。廣州市建設委員會副總工程師馮明謙首先介紹了廣州市污水處理和垃圾處理的投融資體制、環保監管和管理經驗。廣州市根據河道眾多的特點,采取政府主導的政策,對污水和垃圾處理給予強有力的投資保障,在污水處理方面重點投資管網建設,目前廣州市的污水處理率已到達70%以上,同時政府還投資建設了新豐和李坑兩座大型的垃圾處理廠,由環保部門對污水和垃圾處理情況進行監管。
武漢市則充分發揮了領導重視、資金保障、特許經營、監管督辦四方面的優勢,近幾年在污水和垃圾處理方面可以說是突飛猛進,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今年的污水處理率已經達到了71.1%。
大連市的負責人介紹了污水處理費和垃圾處理費征收的經驗,目前大連市采取氣、電、水、垃圾捆綁收費的政策,這樣不僅降低了人力和物力消耗,同時也大大提高了污水處理費和垃圾處理費的收繳率。其它兄弟城市的負責人紛紛表示大連市的這一經驗十分值得借鑒。
各抒己見 提出問題
在座談中,代表們也都提出了目前全國和各城市的污水和垃圾處理中存在的諸多問題和一些不正確的認識。
合肥市污水管理處處長李順海指出目前對污水和垃圾處理廠的定位不正確,污水和垃圾處理廠不是產生污染的地方,而是消解污染的場所。另外,環保局對于污水處理廠的監管不能只監測出水指標,要同時監測進水和出水的各項指標,用消解率來考核污水處理情況。
污水和垃圾處理費較低、征收困難也是一個普遍的問題,尤其是西部地區的城市,僅僅依靠征收的處理費用很難維持污水和垃圾處理設施的正常運營。有的城市雖然收費和收繳率都較高,但是征收的處理費被挪用到其它的城市建設中,不能做到專款專用。李順海指出,污水和垃圾處理費應在滿足設施正常運行的前提下,償還建設貸款。
此外,管理體制的錯位、缺位和不到位,污水處理管網的數字化系統管理,污泥處置的方向引導,科技創新等問題也都是目前我國污水和垃圾處理行業面臨的主要問題,針對這些問題,代表們都闡述了各自的想法和建議。
(中國固廢網 王彩霞)
編輯:王彩霞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