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06-09-06 13:00
來源:中國招標投標網
6月24日從沈陽市召開的首屆清潔能源與環境工程研究國際會議上獲悉,沈陽市有望再建立起一個年處理能力為12萬噸的新型垃圾處理廠,處理此前一直被填埋的生活垃圾,并把它們轉化為新型能源,用于發電、做飯或是汽車動力。
目前,沈陽市的垃圾處理方法以填埋為主,城區每天產生生活垃圾4500噸左右。可是到2010年,隨著城市的發展和人口的增加,現有的掩埋場如果再進行擴充,極有可能再度出現“垃圾圍城”。因此,垃圾的回收及再使用成為沈陽市未來5年及今后更長時間發展的方向。
據悉,沈陽市從去年起開始實行垃圾分袋處理試點運行。省環保局選取了東陵區泉園小區、萬科長青小區等小區內的270個家庭進行垃圾分類收集試點。每天,這些家庭都要用2個塑料袋分別投放可回收垃圾及不可回收垃圾。
統計數據表明,普通的三口之家每周平均產生10公斤生物垃圾。如果這些垃圾經過發酵處理,產生沼氣等能源,可以使一輛普通的小轎車行駛8公里左右。
為此,沈陽市有望再建立起一個年處理能力為12萬噸的新型垃圾處理廠。生活垃圾經過這個垃圾廠的處理,可以轉化為新型能源。目前,沈陽航空工業學院清潔能源與環境工程研究所正與德國的大學及公司做這方面的技術研發。垃圾分類可利用的有機垃圾:爛蔬菜、爛水果、瓜果皮、剩菜、剩飯、咖啡茶葉殘渣、蛋殼、花生殼、面包、麥片、花園及植物垃圾、骨頭、海鮮貝殼、灌木枝條、小木塊、小木條、餐巾紙、面巾紙、皮毛、頭發、米飯、面條;可回收垃圾打印紙、包裝袋、塑料袋、塑料瓶、玻璃、玻璃瓶、紡織品、金屬;剩余垃圾尿布、寵物糞便、石頭、煤灰、泥土、動物尸體和腐蝕體;危險廢物:化學性及有毒垃圾、電池、機油、化妝品。
編輯:王彩霞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