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面我們簡單談到了垃圾處理對環境的危害、和本身所具有的潛能,而我們現在意識到的資源、能源、環境危機與人們生活水平能在未來十五年內穩步提高,都與垃圾處理的合理化處理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我們知道中國的小康,只有建立在三農全面小康的基礎上,才能進入全民小康社會;而城市生活垃圾處理的合理化處理利用,將直接成為未來三農奔向小康的重要支點,并會成為中國可持續發展和循環經濟的又一突破口。
三農現狀
在胡錦濤總書記的英明領導下,中國創造了一個歷史乃至世界的紀錄;使我們的農民及相關產業得到了實惠和發展,但我們的發展空間還有多大?十億人民九億農的中國,發展狀大騰飛的路子還有多長?我想只有充分了解我們現今存在的問題,才能夠給出答案,才能正確走出一條屬于三農自己的路子來。
問題之一:隨著資源的匱乏,農業生產資料連年走高,致使國家的一些補貼費用,大部分消耗在此上面。
問題之二:土地越來越貧瘠沙化。1,農業生產連續性,致使土地沒有合理的休耕期,使土地越來越貧瘠、沙化;2,當代農業對化肥的依賴性,致使土地板結,加速了土地貧瘠沙化速度。
問題之三:農業土地與環境――森林、草地的領土爭奪,致使農村生態環境失去平衡,水土流失、沙漠侵蝕、海水鹵化嚴重。致使我們每年都會失去相當數量的土地。
問題之四:可耕種土地和人口,及相關農業投資及配套設施技術,都集中擠壓在東部地區,人均可耕種土地面積不足一畝。
綜合以上四點問題。歸根結底為可耕種土地問題,如果我們喪失或不斷減少可耕種土地面積,我想就是有再好的農業技術也會無處施展發揮。因此說土地是農民的命根子,農業的命根子,農村的命根子。
西部――三農未來發展的命脈
在國土資源地圖上我們可以清晰看到,我國西部長年睡眠著近國土面積2/3的土地。而我們人均可耕地面積不足一畝的現狀,卻又是直接制約三農發展的最主要原因,并直接影響我國的循環經濟和可持續發展路線的順利實施。
大家都知道,我們現今所有的能源,大部分來源于礦產石油或煤田,這些礦產資源轉化為能源之后,就會立即從這個星球上消失,因此,我們稱之為不可再生資源,這種資源,人類只能越用越少;并且很有可能在未來幾十年內枯竭,雖然人們努力的利用風能、水能、太陽能等,來代替礦產資源所產生的能源;但不容樂觀的是這些能源的產生,具有很強聽季節性,而無法時刻滿足人們的一些實際需求,而更加無法替代的則是,資源可以任意轉化為資源和能源,而能源卻永遠做不到這一點,轉化不了人們需要的資源。打一比方;石油資源不僅可以生產各種石化產品。包括農業用品化肥,工業塑料等,而且可以轉化為能源(汽油和柴油),并且是一種可以相互轉化的關系;而風力資源、水資源、太陽能資源則是單調的,只能轉化為電能,且是季節性電能,從資源上考慮分析,只能是其本身,而不能轉化。如,水;只能提供本身的能量供養生物或發電,而不可能制造出人們的日常生活用品,因此在不可再生能源即將枯竭之前,我們必須找到一種替代資源,那就是農業資源;現今的科技讓大家都知道,玉米煉制的汽油不比石化的差;大豆做的纖維和餐盒一樣穿在人們身上,用在人們桌上;而其更加環保更是石化產品無法比擬的。因此說,三農的發展將是資源、能源的未來;是我國能夠長期可持續發展的未來。
在現有人均可耕種土地面積不足一畝的情況下,我們只圍繞現有的土地打算盤是沒有發展空間的,更加無法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物資需求,和社會需求。而在西部,我們有國土面積近2/3以上的土地,長年沉睡在哪里;因此我們應該迅速喚醒沉睡多年的西部土地,為中華的騰飛做出應有的貢獻。從三峽到青藏鐵路,我們應該有足夠的實力使它復蘇,恢復或超越古時的無際草原茂密胡楊,成為限的林場和良田。這就需要我們以科學技術為基點開發沙漠經濟,沙漠農業,抗旱農業;更具體的說,是快速發展起干旱農業,爭取在不可循環資源枯竭之前,建造開發出循環資源的鏈條,循環經濟的平臺;當然我們的先期投入是巨大的,但回報是超值的、無限的;當今人們把野外的各種資源運到城市,消耗完畢后,剩余成山的垃圾處理堆放在城市周圍,制造事端。如果我們能將垃圾很好的處理、加以利用,施以自然還原法則,將哪來的資源返回到哪里去,不僅可以治理本地農村的水土流失,土地沙化、改良土地;而且可以治理廣袤的沙漠,無限的戈壁和黃土高原;我們還以沙漠為例:在沙漠中不適合植物生長的因素無非還是缺水、高溫,無養料供給;首先我們可以制做一種類似于保溫瓶的裝置,將沙漠的高溫問題解決掉,而其密封恒溫則防止了高蒸發量,再集少量的雨水,利用一些地下水,土壤水,外運水;先將廣袤的沙漠大面積的植樹造林,以草、灌、蕎相結合橫向立體式恢復大量植被;在環境比較好的地界,按比例的種植沙漠農業。這樣以來不僅可以使我們的三農得到深層次的發展,而且可以迅速提高西部環境質量,從資源、能源上說,將為我國的未來持續發展種下福音,打下基礎。也只有將運往城市的資源廢渣返還于原地,才可以說是尊循大自然葉落歸根的還原法則,才是我們城鄉互動,東西結合獨特的魅力所在。除此以外,我不知道還有什么辦法,什么材料能夠改良現今貧瘠的土地問題,開發出可以滿足于三農深入發展的大片土地來因此說: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利用的好壞,不僅涉及到現今的環境問題,人民身體健康問題,而更重要的是它將直接影響三農的深入發展,與可持續發展、循環經濟政策的正確實施。
作者介紹:馮忠良 黑龍江省雞西市環境衛生管理局科研所
連載申明:本文觀點系作者本文,不代表網站觀點。其觀點將連續兩天頭條刊登。
編輯:王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