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4-04-02 14:40
來源:中國水網
文章導讀
2014年3月29日在清華大學、中國水網主辦的2014(第十二屆)水業戰略論壇的總裁對話環節上,中國水務十大影力企業之首的北控水務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張虹海先生以45年職業生涯的思考表達了對環保事業的真知灼見,其詞懇切,其義悠遠,值得我們整個行業深思。
他說:我的職業生涯在畫句號階段,回顧自己這45年的工作經歷,我感覺到我們在環保方面是很愧疚的,上愧給我們留下青山綠水的祖先,下愧要嘗我們毒果的一代,所以我的負罪感非常重。看到下面有這么多同仁,我非常高興,希望你們能夠成為奮斗的一代,把我們留下的爛環境、破環境、糟蹋的環境恢復起來,讓我們的子孫成為幸福的一代。
圖為 北控水務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張虹海
開場白:
我是北控水務集團的主席張虹海,剛才傅老師說潘總(首創股份原總經理)頭發白了退了,我頭發也白了,我也該退了,感謝大家支持,我們去年取得比較好的成績。謝謝!
從100萬噸到2000萬噸的飛躍
北控水務真正歷程到現在為止6年了。08年的時候,我們北控也是香港的紅籌股,北京控股收了一個殼,當時那個殼,市值不到一個億,大概八千萬股這么一個殼,收完以后,我們采取增資的方式,增資我們拿了八億港幣,然后用這個殼換股,換了中科城,一個民營的專門做污水的企業。從那以后,連續幾年,到去年為止,現在市值已經突破了400億,高的時候接近500億港幣,去年營業收入是64億,股東溢利超過10億港幣,這幾年的發展有點超乎我們大家的想象。前段時間,我跟郭金龍書記做匯報的時候,把我們作為一個混合所有制的典型來做的匯報,是非常成功的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結合的一個案例。
在這之前北控也嘗試過做水,但是一直沒做好,而中科城做了好幾年,做了百萬噸,兩者一結合,能量得到了爆發,發揮了各自所長,北控的背景加上中科城那批企業家們的狼性,所以從09年開始,每年增長都在200萬噸以上,去年到了600多萬噸/日處理能力。整個企業發展情況就是這樣的,我個人一個很大的體會,這個隊伍確實是一支想干環保,而且能干環保的,能拼的一支隊伍。我作為董事長,北控從一開始的時候,我們就讓民營企業過來的董事長當總裁,用的班子基本上都是民營企業的,包括后來從各個單位來的,從各個企業來的人,我們也一視同仁。到現在為止,我們人員還是比較缺乏,人才是我們一個瓶頸,發展太快了。
未來水業發展的五個趨勢
談談個人的看法,未來五年從大的方向來說是一個非常好的趨勢,國際上對環保越來越重視,在中國來說,這一屆政府大家也看到,確確實實的把環保當成一件大事。包括北京的霧霾,環保確實也成了這屆政府一個頭等大事。最有利的一方面,中央很多政策會偏向環保,這是非常有利的一方面。從地方政府來說,現在正在一個轉變的過程,現在隨著中央的轉變,地方也在轉變。
第二個就是中國經濟經過這么多年高速發展以后,環保上面的投入現在有點錢了,我以前說,環保產業是花錢的產業,沒飯吃的時候,先解決溫飽,環保是要花錢的。現在我們的中國經濟發展,已經到了這個階段,很多地方,尤其經濟比較發達的地方他能花得起這個錢,之所以在前幾年沒有花,是因為上面看重的是GDP,不是環境,老百姓對環境沒有什么切身的感受。雖然有一些地方已經發生很多問題,現在開始重視了,這個趨勢是非常好的趨勢。
在今后五年,有越來越多的環保公司會去跟資本市場合作,走到資本市場融資,這是北控這幾年高速發展的一個經驗,大家要走到這條路上去的話,可能對你們發展會有很大的好處。
第三個趨勢,做環保做污水,以前是做一個點,現在開始認識到,環境的污染不只是城市的問題,可能是一個流域一個流域,一個片一個片的,一條河,一個流域,所以綜合治理可能在今后水業發展方面是一個趨勢。
第四個趨勢,隨著大家對環保要求越來越高,拿我們來說,污水已經開始提級了,將來可能還要繼續提。我們中國的水源不夠,再生水也越來越重視。我前兩天剛去科威特和阿聯酋,他們那里非常強調再生水的使用,那里根本不下雨,我們呆了五六天,下了三場雨,最后一場雨下得地面都濕了。當地人非常高興,他們平時是沒有水的。所以他們對再生水非常重視,我們將來可能也會走到這一步,實際上我們現在一些水源,包括南水北調成本都很高。這塊意味著我們對科研投入要加大,要加大科研投入。這點我在北控水務強調好幾年了,現在也有所發展,包括跟清華合作,最近我們做再生水工程中心。
第五個趨勢,就是剛才大家都提到的,隨著下一步經濟發展重點,城鎮化的問題,尤其是中小的甚至包括一些村莊等等,這恐怕也是我們將來要關注的。
海水淡化戰略意義高于經濟意義
海淡現在越來越受到重視,這里面有幾個問題,最主要的問題我們本身的水價是偏低的,這大家都知道,包括南水北調成本要算起來,綜合成本要算起來,也是遠遠高于現在水價的。但是海淡我個人覺得,海淡對北京市的意義,最重要是戰略上的意義。因為北京市南水北調也好,犧牲河北保北京也可以,他沒有必要為了飲水做海淡,之所以做海淡,是因為戰略意義,不受天旱這些影響。我記得我在考察塞浦路斯的時候,海淡建完以后風調雨順,全國反海淡的人呼聲很高,正吵著呢,三年大旱,用那個船到希臘買水喝去,一噸水五美元,水和其他物質不一樣,人是缺不了水的,缺不了干凈的凈水,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更大的是戰略意義,這個應該政府先承擔一部分。咱們現在水價是不利于水資源保護的,在老百姓適應的條件下,水價逐步調整到位。
現在水沒有算到綜合值,比如開采地下水,我看見一個報道,說因為華北地區超采地下水,地面下沉,造成的損失每年好像是幾百億。比如海淡或者其他水源有了,不去狂采地下水,這個損失會減少,如果算綜合成本的話,海淡是不高的。
最后的一句話
在對話結束時,他說:我的職業生涯在畫句號階段,回顧自己這45年的工作經歷,我感覺到我們在環保方面是很愧疚的,上愧給我們留下青山綠水的祖先,下愧要嘗我們毒果的一代,所以我的負罪感非常重。看到下面有這么多同仁,我非常高興,希望你們能夠成為奮斗的一代,把我們留下的爛環境、破環境、糟蹋的環境恢復起來,讓我們的子孫成為幸福的一代。
編輯:佟婧旸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