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久久网|特污兔影院|中文字幕日本一区久久|天堂岛最新版在线bt天堂|草草影院ccyy国产日本欧美

首頁 > 新聞 > 正文

傅濤:《規劃》全面提振節能環保產業

時間:2012-07-04 16:59

來源:中國水網

作者:吳妍

編者按: 縱覽中國各大產業的發展歷程,一個個“五年規劃”起到的引導、拉動作用無需贅言。通過包括GDP增長目標、產業增長目標、投資增長目標等在內的“五年規劃”,決策者、監管者、從業者能夠更加精確地把握國家宏觀經濟的脈搏、更加及時地跟隨市場的律動。正處于高速發展階段的中國節能環保產業,同樣迫切需要這樣一份指引方向的藍本。然而,在過去長達三年的時間里,關于“規劃”即將頒布的預言一再落空,“十二五”規劃“難產”的疑云籠罩整個行業。 

如今,“撥云見日”的時刻終于到來。2012年6月29日,經多次征求意見,由國家發改委與環保部牽頭制定的《“十二五”節能環保產業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最終通過審批,正式由國務院印發。

“盡管姍姍來遲,但《規劃》正式頒布,依舊是對整個行業的提振。作為國家7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的節能環保產業,國家對于其成為新一輪經濟發展的增長點和新興支柱產業給予很大期望。正如《規劃》中所言,我國節能環保產業發展前景廣闊。”近日,在談及《規劃》釋出的重要意義時,清華大學環保產業研究所所長傅濤這樣詮釋道。

傅濤的判斷,基于這樣的時代背景。

面對國際金融危機與全球氣候變化的嚴峻挑戰,一場以“綠色經濟”為核心的產業變革正悄然席卷全球。在各行業市場驅動力的競逐中,“節能環保”所處的戰略地位節節攀升,并逐漸成為一枚決勝砝碼。伴隨著工業化、城市化的高速發展,中國在高能耗、污染物排放等環節的負累與日俱增。因此,為使我國在新一輪的經濟增長中占據有利地位,節能環保產業競爭力的提升已刻不容緩。

2009年下半年,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環境保護部等有關部門著手研究我國節能環保產業的發展思路、重點領域和政策措施。2011年為落實“十二五”規劃《綱要》和《國務院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研究起草《規劃》。以專家身份參與到《規劃》起草之中的傅濤直言,加快發展節能環保產業,無論在當前還是長遠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僅從先后四次書面征求意見,收集反饋意見數百條的過程來看,國家對《規劃》的重視程度便可見一斑。

對話 

中國水網記者:較之于此前全國多個省市(區)出臺的地方版“‘十二五’節能環保產業發展規劃”,此次國務院印發的《規劃》從結構、內容到側重點上各有何異同? 與此前行業內的指導性文件相比,《規劃》最突出的特征是什么?

傅濤:《規劃》的出臺,首先明確節能環保產業為未來五年國民經濟新興支柱產業。其次,《規劃》明確了重點發展領域:節能產業、資源綜合利用產業、環保產業三大類。同時,依托重大節能技術與裝備產業化工程、半導體照明產業化及應用工程、“城市礦產”示范工程、再制造產業化工程、產業廢物資源化利用工程、重大環保技術裝備及產品產業化示范工程、海水淡化產業基地建設工程、節能環保服務業培育工程等八大重點工程。上述對發展方向的指引、發展重心的明確均是任何地方版“規劃”所無法涉及。

雖然較之于法律、法規級別的文件,《規劃》中提及的政策缺乏約束力、強制性,其更多的表現為投資性規劃。但不可否認的是,這對于整個產業“十二五”的發展戰略,起著至關重要的指引作用。包括對技術的創新、商業模式的創新、服務業的發展、部門的分工,尤其是對重點工程的撥款,《規劃》的出臺都會換來立竿見影的實施效果。

中國水網記者:中國節能環保產業發展初期,主要依靠強制性的政策推動。進入“十二五”期間,這一發展模式已走到了歷史的拐點:《規劃》指出,政府的主導作用將逐漸讓位于企業,政府的工作重心將逐漸轉向強化執法監督。這是否意味著在中國環保產業中,政府職能將發生重大轉變?這樣的轉變一旦形成,將對整個產業的發展有何影響?

傅濤:長久以來,與普通競爭性行業不同,節能環保產業屬于典型的政策法規驅動型產業。這就決定其既要突出市場導向,又要需要政府加強引導的特殊屬性。因此,《規劃》提出的指導思想是: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企業為主體,以重點工程為依托,以提高技術裝備、產品、服務水平為重點,加強宏觀指導,完善政策機制,加大資金投入,突出自主創新。

確定了市場、企業為主體的思路后,政府如何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也會直接影響到產業發展的態勢。我認為,除監管角色外,政府還是環境治理的責任主體,政府應該充當好市場規則的制定者和相關服務的采購者角色。只有分工明確的產業,才能在摒除一些不必要干擾的情況下健康發展。

中國水網記者: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節能環保產業,對技術的先進性和創新性非常重視,《規劃》中多次提到技術支撐、技術創新和創新能力。“十二五”期間,“技術創新”對于中國節能環保產業發展的重要意義何在?

傅濤:對于各行各業來說,掌握核心技術、不斷尋求技術創新均是制勝之本,《規劃》中關于“創新”的內容占到很大篇幅,技術創新、技術裝備和技術支撐依次出現在《規劃》中的基本原則、總體目標和政策措施中。

但是,我認為,對于節能環保產業的創新來說,商業模式創新的影響要遠遠大于一項新的技術創新。但在《規劃》中,關于創新商業模式的內容卻略顯單薄。

中國水網記者:《規劃》確立了節能環保產業的“支柱”,并將其具體發展目標量化。“十二五”期間,在《規劃》的指引下,中國節能環保產業的發展前景如何?截至十二五結束前,上述愿景是否能夠實現?

傅濤:《規劃》提出,節能環保產業產值年均增長15%以上,到2015年,節能環保產業總產值達到4.5萬億元,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為2%左右,并分別設定了節能環保技術裝備、產品和服務的增長速度和發展水平要求。

為了確保《規劃》順利達到預期效果,國務院有關部門將按照職能分工,制定完善相關政策措施,確保《規劃》順利實施。各地區也應按照《規劃》確定的目標、任務和政策措施,結合當地實際抓緊制定具體落實方案,確保取得實效。

當然不可否認的是,產值占到國內生產總值的2%,尚不足以成為“支柱產業”。但節能環保產業的發展前景毋庸置疑,“十二五”末期或是下一個五年計劃中,其必將成為中國經濟的“支柱”之一。

編輯:吳妍

  • 微信
  • QQ
  • 騰訊微博
  • 新浪微博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 人參與 | 條評論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www.xjxbtd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固廢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