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 2017-10-09 15:13
來源: 經濟導報
作者: 王偉
導讀:PPP在全國各地疾行的同時,環保類項目正成為投資的熱點。
近日,山東省1168個入庫PPP項目基本信息在省財政廳門戶網站全部公開,其中包括51個國家示范項目全部信息,總投資額超萬億元。根據PPP示范項目的分類,環保相關項目被認為分布于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市政工程以及能源等行業中。
經濟導報記者查詢山東的入庫PPP項目發現,生態建設和環保類項目達72個,能源類達40個、市政工程類達97個,三類項目的占比近兩成,在51個國家示范項目中,這三類項目的數量占比更是達到了近七成。
據了解,對正在評審過程的財政部第四批PPP示范項目,有機構預測,環保相關示范項目的數量或達到216個,超過第三批示范項目總數的40%,投資規模超2500億元,占總量比例超過20%。
投資規模大
財政部等相關部門推進的PPP示范名單已公布了3批,山東的PPP項目數量也呈現井噴式增長。比如,第二批示范項目中,山東還僅有4個項目入選,第三批入選示范項目的山東PPP項目就激增到47個。對山東第三批入選示范項目經濟導報記者進行了粗略統計,其中,生態建設和環保、能源類、市政工程三項數量達到了22個,環保相關項目近乎過半。
除了數量可觀外,經濟導報記者梳理還發現,與以往環保項目多是單體項目(比如單純的污水處理、垃圾發電等項目)不同,剛剛公布的這些入庫PPP項目大多都是綜合性的環境整治項目,污水處理等環保單體項目會作為子項目被打包到市政工程的大包里,且投資規模大。
以這次公開的72個生態建設和環保類項目為例,總投資超過1億元的項目達69個,總投資超過10億元的項目達到了29個。其中包括,已處于執行階段的山東省煙臺市萊陽市五龍河流域綜合治理項目總投資20億元,項目內容也不是單體的,而是包括一系列綜合項目:對河道的生態治理、路橋建設、生態修復、景觀打造、五龍匯漲濕地保護等配套設施進行建設;濟寧市任城區濟北采煤塌陷地綜合治理項目也已進入執行階段,總投資逾24億元,入選了第三批次國家示范項目。這同樣是一個綜合治理項目,項目內容包括:建設南躍進溝綜合治理工程、森林公園核心區、孟憲洼水庫工程和任城大道綠化升級改造項目四部分。已入選第三批次國家示范項目的菏澤市鄆城縣彭湖濕地生態區PPP項目也不例外,總投資逾20億元,項目建設內容包括五部分:彭湖濕地公園、生態農業觀光園、生態養老社區、后彭莊民俗文化體驗區和劉官屯水滸文化體驗區。
受益多重政策利好
環保PPP項目的井噴增多,得益于政策層面的多項利好以及地方政府的助力。
上月,財政部PPP示范項目案例選編第二輯專門針對環保子行業推出了“水務行業”篇。由財政部PPP中心與E20環境平臺聯合編著的該選編,對財政部前三批示范項目102個水務行業類項目進行了三輪篩選,最終確定了10個案例。其中,山東有兩個案例入選,分別是博天環境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中標的臨沂市中心城區水環境綜合整治工程河道治理PPP項目,山東圣都水務發展集團有限公司中標的山東濟寧市金鄉縣城鄉供水一體化建設工程項目,總投資額分別是5.51億元、11.09億元。
“繼水務篇之后,應財政部PPP中心的要求,還將推出固廢篇。”承擔上述PPP示范項目案例水務篇選編的E20環境研究院執行院長薛濤對經濟導報記者透露,固廢篇的選編或于年底前后推出。
水務行業也不負眾望,污水處理成為PPP模式受益最顯著的領域。數據顯示,今年1季度污水處理行業的凈利潤同比增長141%,增速位居環保子行業前列。
政府層面推出了多項加快推進環保類PPP項目的政策。前不久,財政部等四部門聯合印發《關于政府參與的污水、垃圾處理項目全面實施PPP模式的通知》,通知明確,總體目標是政府參與的新建污水、垃圾處理項目全面實施PPP模式。有序推進存量項目轉型為PPP模式。盡快在該領域內形成以社會資本為主,統一、規范、高效的PPP市場,推動相關環境公共產品和服務供給結構明顯優化。
日前,山東將入庫PPP項目基本信息在省財政廳門戶網站全部公開,公開的信息涵蓋了入庫項目總數、投資總額和行業分布,庫中每個項目的名稱、所在地、實施內容、投資額、合作年限、PPP運作方式、所處PPP操作階段、聯系方式等基本信息。
據省財政廳金融與國際處處長李學春透露,通過依法充分披露項目重要信息,搭建起社會資本獲知項目信息的新渠道,促進社會資本精準對接項目,推動充分競爭,加快項目落地實施。同時,倒逼項目規范運作。
為加快推廣運用PPP模式,山東也在全國較早設立了PPP基金,2015年7月20日,山東省政府確定設立總規模800億元的PPP發展基金,分3年募集到位,首批基金規模200億元,以推動更多PPP項目在山東落地生根。
編輯: 徐冰冰
目前在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攻讀博士學位,此前分別在武漢大學和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獲得理學學士和工商管理碩士學位。
現任E20環境平臺執行合伙人和E20研究院執行院長,湖南大學兼職教授,華北水利水電大學管理與經濟學院客座教授,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碩士生校外導師,天津大學特聘講師,并兼任北京大學環境學院E20聯合研究院副院長,國家發改委和財政部PPP雙庫的定向邀請專家,世界銀行和亞洲開發銀行注冊專家(基礎設施與PPP方向)、國家綠色發展基金股份有限公司專家咨詢委員會專家庫專家、巴塞爾公約亞太區域中心化學品和廢物環境管理智庫專家、中國環保產業研究院特聘專家、中國環保產業協會環保產業政策與集聚區專業委員會委員。住建部指導《城鄉建設》雜志編委、《環境衛生工程》雜志編委、財政部指導《政府采購與PPP評論》雜志編委,并擔任上海城投等上市公司獨立董事。
在PPP專業領域,薛濤現任清華PPP研究中心投融資專業委員會專家委員、全國工商聯環境商會PPP專委會秘書長、中國PPP咨詢機構論壇第一屆理事會副秘書長、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PPP中心專家委員會委員、國家發改委國合中心PPP專家庫成員、中國青年創業導師、中央財經大學政信研究院智庫成員、中國城投網特聘專家等。
20世紀90年代初期,薛濤在中國通用技術集團負責世界銀行在中國的市政環境基礎設施項目管理,其后在該領域積累了十二年的環境領域PPP咨詢及五年市場戰略咨詢經驗,曾為美國通用電氣等多家國內外上市公司提供咨詢服務,對環境領域的投融資、產業發展和市場競合格局有著深刻理解;2014年初加入E20研究院并兼任清華大學環保產業研究中心副主任,著力于環境產業與政策研究、PPP以及企業市場戰略指導等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