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 2015-04-29 13:17
來源: 中國水網
作者: 倪明亮
三、“五位一體”創造環境健康 分享健康環境價值
按照過去的理解,環保行業就是以保護環境為使命,尤其是環保產業,是使環境恢復健康的物質和技術手段。似乎使環境恢復健康只是環保行業的事情。但是這種單打獨斗的模式已成過去,新時期更需要強調資源整合,有機統一地發揮作用,采用“政產學研用”五位一體模式來實現環境健康的目標。
一如上圖,五角星的核心就是健康環境。為了達成健康環境,“政產學研用”各自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反過來,也共同分享健康環境的價值。
政府:在五位一體之中,政府應該發揮極其重要的作用。它在整個社會中的地位決定了它必須承擔此責任:它是代表人民的利益來行政執政。人民的利益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經濟社會環境的可持續發展,保護環境是其中的核心之一。它在價值觀、責任擔當、資源掌握、執法監督等方面具有無可替代的作用。為恢復國家和地方的環境健康,它發揮著主導作用。
首先它要用正確的環境價值觀引導社會。對那種只顧GDP增長,而不顧環境衰敗的觀念和發展模式,必須予以扭轉。在這方面,十八大提出的經濟、政治、社會、文化和生態文明五位一體協調發展的大政方針給我們看到了希望。但是,對于社會發展階段的表述“仍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卻給人擔憂。
為什么?因為“初級階段”的定位就等于默認了犧牲環境追求發展的狀態。而實際上,我國人均GDP達到五六千美元,按相關定義,已經達到世界經濟發展的中級發展水平。因此,“初級階段”的定位,不利于大家去追求健康環境、建設健康環境。
其次,政府有調集資源開展環境保護的責任。環保法規定,各級地方政府對所轄區域的環境質量負責。政府作為第一責任擔當者,它應該也必須匯集各種資源,動員全社會的力量來保護環境、恢復環境健康。當前,推動內需、產業升級、大力發展節能環保產業都是其重要舉措。
第三,政府對于加強環保執法監督負有責任。自然人、法人并不都是那么自覺自愿地以環境的健康作為行事的考量標準。世界上健康環境的實現都與嚴格執法緊密相關。
政府怎樣分享健康環境的價值?環境恢復健康,可以改善民生、促進社會人居和諧,這就是健康環境對政府的價值所在。人民不能享受健康的環境,政府何談以人為本?同時健康環境也會提升了國土價值、吸引精英人才、促進科技創新,帶來消費稅收。
產業:即指環保產業,這是使環境恢復健康的技術和物質力量。它是治理方受托于污染產生者和環境責任者,通過契約關系,進行咨詢、設計、工程施工、投融資、運營等產業鏈活動,恢復環境健康的具體實施環節。當前尤其要推行以效果為導向的綜合環境服務。因為它采取綜合、集成的手段,包括上述產業鏈中的多個環節,以實現環境健康、環境美好的目標。環保產業如轉向以綜合環境服務的高端業務形態來牽引發展,其體量將得到快速增長。
環保產業如何分享健康環境的價值?主要體現在,產業在保護環境、使環境恢復健康的過程中得到發展壯大。
中國的環保產業從無到有已經有四十余年的歷史,目前仍處于快速發展的階段,發展的路還很長,至少還有二十年的機遇,中國每年為使環境恢復健康的支出會增加到一萬億美元。中國將節能環保產業列為戰略性新興產業之首,并作為未來的支柱產業,不僅因為它對于經濟社會發展的不可或缺的地位,還因為它的體量會越來越大,在GDP中的比重會進一步提高。恢復環境健康,創造健康環境,必會給環保產業帶來無窮生機,賦予環保產業無比巨大的發展價值。
用戶:包括具體的公民和受益于環境改善的企業。不管是公民還是企業,都有公共環境信息知情權,有參與環境保護的權利。對于自身所產生的環境污染,用戶有消除污染或付費請他人消除污染、恢復環境健康的責任和義務。對于企業和政府的事關環境保護的行為,每個公民還有監督的權利。用戶的環境意識,以及它為環境保護所支付的費用,對于創造一個健康的環境是最基本的驅動力。
用戶如何分享健康環境的價值?主要體現在,健康的環境保障了每個人的身心健康,給每個企業增加了健康發展和可持續發展的可能性。
科研:指的是環保科研和技術力量。通過研究開發,將科研成果轉化為優秀的環保產品、轉化為精品工程,使得科學技術在恢復環境健康中發揮作用,產生持續改善環境的結果。
未來,我們至少有兩個方面值得期待:
一是加強健康環境標準的研究。現在存在著環境標準過高的情形,過高的標準在實踐中根本做不到,結果都在弄虛作假地自欺欺人。同時,也存在著缺少不同環境健康與否的判別標準。這些都需要在科研中予以解決。
二是企業搞環保科研應該成為發展主導。過往,環保科研成果在科研院所之中躺著睡大覺的現象十分嚴重,大量浪費了國家的科研投入。應讓企業搞環保科研成為發展主導,政府對此予以大力支持,真正實現科研成果的產業化轉化。
學校:學校在創造健康環境宏偉事業中的作用和價值最主要的體現在,它們對于國民環境價值觀、環境意識的培育,對于環境保護知識的宣傳教育。使環境價值觀念、環境保護知識不斷的一代一代傳承和豐富發展。這種傳承對于整個社會環境價值觀的形成和提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此外,高等院校對于環境健康的科研開發,也是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
這五個方面中,每個方面各自與其它四個方面都相互作用、緊密關聯,在創新環境健康價值之中不可替代。而環境恢復健康,每個方面都分享著共同利益和共贏成功的價值。
編輯: 李曉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