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 2016-12-22 17:08
來源:
作者: 逯元堂
4. 園區發展研究板塊
本項目選擇了四個特色環保產業園區,因地制宜開展各具特色的研究,旨在提升園區環保技術咨詢、標準制修訂、人才培養、檢測分析、新技術推廣等配套服務能力,打造大氣環保產業創新創業基地,建設一批規模化大氣環保產業園。本研究分別由各園區的龍頭環保企業牽頭負責相關研究任務:諸暨環保產業園具有大氣污染防治技術集成、轉化平臺的優勢,由菲達集團有限公司牽頭負責課題研究,重點開展技術研發、試點示范和創新平臺建設;宜興環保產業園具備大氣污染治理技術集成服務與模式創新優勢,由江蘇中宜環境醫院運營管理有限公司負責課題研究,重點開展技術商業化模式創新;南海環保服務業集聚區處于快速發展階段、具備環境金融服務創新發展優勢,香河環保產業園區處于起步期、具備參與京津冀大氣環境治理的天然區位優勢,分別由廣東海逸環保產業服務有限公司和國興環球土地整理開發有限公司牽頭課題研究,負責開展各自所在園區的創新創業關鍵政策機制研究。
本項目充分貫徹了產學研一體化的思想,通過園區建設落實科研成果、直接產生經濟效益,對大氣環保產業和環保產業園區發展必將產生更加長遠的經濟效益和示范效應:
(1)項目產出的一批適應大氣污染防治需求的技術規范標準,可用于指導規范的技術評價工作,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將科技成果與產業需求對接,帶動技術評價服務市場發展。
(2)項目開展的技術商業化模式研究、大氣環保產業集聚區技術創新鏈布局分析與優化研究等,將有助于促進我國大氣環保產業技術創新及產業化發展,打通研發產業化路徑,提高技術需求向產業供給轉化的效率。
(3)大氣環保產業園創新創業機制政策試點將為園區發展大氣環保產業提供借鑒與參考。大氣環保產業園或產業集聚區創新創業服務平臺將大大提升我國大氣環保產業技術服務水平,帶動大氣環保產業快速發展。
作者簡介:逯元堂,副研究員,環境保護部環境規劃院,研究方向為環境經濟、環境管理。原文刊登在《中國環境管理》2016年第5期,轉載請在顯著位置標明來自《中國環境管理》及“中國環境管理”
編輯: 張偉
環境保護部環境規劃院公共財政與投資咨詢部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