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 2016-11-30 16:04
來源:
作者: 薛濤
在這個假設的模型里,淮河兩岸所有果實大小的平均值是一樣的(D=2),但是緊鄰河岸的地方,果實大小預期值產生了斷裂,南岸果實的大小D=2, 而北岸D=0。
如果假設淮河沒有污染,北岸和南岸種的果樹都不受污染影響,在其他條件不變的前提下,那么結的果實大小會怎樣呢?這種情況下,果實大小在淮河兩岸就不存在截距差了,兩岸結的果實是一樣大的,沒有了斷點。請看下圖。南岸果實的大小還是D=2,但是北岸果實平均值更大(D=4)。
講完這個例子,我們再回來討論淮河南北的壽命問題。如果原作者認為的原因(淮河北方由于取暖產生的污染)不存在了,平均壽命的趨勢線在淮河兩岸就應該連續起來,那么圖中右側的灰色曲線就會變成下圖中的藍色曲線:
也就是說,在沒有空氣污染的情況下,北方人民的壽命應該是按照藍色曲線來預期的?;春悠骄暥却蠹s是北緯33度,那么從北緯28度到北緯43度有個接近線性的趨勢,越往北方人口壽命越高。差不多緯度每升高2度,壽命就增加一歲。
現在我們可以重新解讀一下這個減壽5.5年的結論了:如果淮河北方沒有空氣污染的問題,會比南方人口平均預期壽命,高出大約5.5歲。而正是因為北方的空氣污染,給了南方人一個跟北方人壽命持平的機會。 這很奇怪嗎?這一點兒也不稀奇!很多研究都表明人類居住在溫度相對低的地區,會比較長壽。這是因為人類的基礎代謝屬于生物化學反應,隨溫度升高而加快。溫度高,代謝快,人體損耗就會增加,壽命就會縮短。
回過頭來,再重新看一下我們上面提到,媒體們對這個結論的解讀:
不難發現,媒體文章的標題都跟原文結論有很大偏差。原作者說的是北方人均壽命比沒有污染的情況下減少了5.5年,而不是比南方人少了5.5年。這個減壽5.5年的結論,其實跟南方人沒有半毛錢的關系!
原作中還分析了很多其他變量,提供了大量的數據圖表。這里我們只分析了其中的一小部分數據和一張圖,對比媒體文章的標題,已經可以看到不契合的部分。如果仔細對比原文和媒體的報道,或許還會發現更多問題。
對于原文作者,我們作為吃瓜群眾,不黑不粉,只希望澄清一些誤讀誤解。媒體解讀科研文章,首先需要深入完整理解原文,才能避免扭曲誤導。至于原文的結論,只能代表原文作者的觀點,正確與否,還有待進一步檢驗研究。
編輯: 趙凡
目前在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攻讀博士學位,此前分別在武漢大學和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獲得理學學士和工商管理碩士學位。
現任E20環境平臺執行合伙人和E20研究院執行院長,湖南大學兼職教授,華北水利水電大學管理與經濟學院客座教授,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碩士生校外導師,天津大學特聘講師,并兼任北京大學環境學院E20聯合研究院副院長,國家發改委和財政部PPP雙庫的定向邀請專家,世界銀行和亞洲開發銀行注冊專家(基礎設施與PPP方向)、國家綠色發展基金股份有限公司專家咨詢委員會專家庫專家、巴塞爾公約亞太區域中心化學品和廢物環境管理智庫專家、中國環保產業研究院特聘專家、中國環保產業協會環保產業政策與集聚區專業委員會委員。住建部指導《城鄉建設》雜志編委、《環境衛生工程》雜志編委、財政部指導《政府采購與PPP評論》雜志編委,并擔任上海城投等上市公司獨立董事。
在PPP專業領域,薛濤現任清華PPP研究中心投融資專業委員會專家委員、全國工商聯環境商會PPP專委會秘書長、中國PPP咨詢機構論壇第一屆理事會副秘書長、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PPP中心專家委員會委員、國家發改委國合中心PPP專家庫成員、中國青年創業導師、中央財經大學政信研究院智庫成員、中國城投網特聘專家等。
20世紀90年代初期,薛濤在中國通用技術集團負責世界銀行在中國的市政環境基礎設施項目管理,其后在該領域積累了十二年的環境領域PPP咨詢及五年市場戰略咨詢經驗,曾為美國通用電氣等多家國內外上市公司提供咨詢服務,對環境領域的投融資、產業發展和市場競合格局有著深刻理解;2014年初加入E20研究院并兼任清華大學環保產業研究中心副主任,著力于環境產業與政策研究、PPP以及企業市場戰略指導等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