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 2016-11-18 15:02
來源: 財政部PPP中心
作者: 薛濤
4.PPP以外,高度重視專業化屬地公共服務公司(B方陣)的發展與改制,結合第1條和國企改革方向,劃清政企邊界,建立屬地特許經營制度(與PPP的特許經營制度對比討論),促進地方公共服務發展,并與PPP模式進行深入比對。
5.嚴格執行10%的地方財政可承受力評價,并即刻開展各縣市的PPP項下支付責任大調查和信息公開行動,要求各縣市上報PPP項下全部支付責任,并公示以接受社會資本監督和補充,以全面摸清各市縣政府PPP支付家底,也可避免社會資本與不具備相應支付能力的地方政府簽約PPP擴大地方債務風險;此外,10%可承受力評估需要結合中央轉移支付、國際金融組織主權貸款、專項基金等政策性資金來統一計算考慮,同時如屬必要需要突破則應獲得上級的發改和財政部門特別批準以及轉移支付資金補充(補充下,目前各地對上述各類政策性資金對接PPP的操作模式上認識混亂,也需要盡快出臺文件予以明確);
6.鑒于目前定量VFM由于數據積累缺乏和方案比對難度太大難以落地,定性模式又容易流于形式,筆者建議在VFM階段應轉而關注對未來合同中擬設置的建設和運營績效評估方法的充分論證。為避免拉長BT化,這一點對公益性項目的PPP尤為重要。實際上,這個階段的咨詢公司沒有能力也不該由其優化現有發改委立項的方案(目前社會資本發起的PPP項目鳳毛麟角,而政府發起的PPP項目需提前完成發改委立項手續,實操中這種立項過程很接近原有公建模式),而在社會資本競爭評審階段倒是應該強調評比各家社會資本對原有立項方案的優化水平,那么在這個角度來看,我們的PPP流程關注重點與我們在該階段應達成的目標好像恰恰完美錯配。
(來源:財政部PPP中心 作者:薛濤 發布時間:2016年11月17日)
編輯: 趙凡
目前在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攻讀博士學位,此前分別在武漢大學和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獲得理學學士和工商管理碩士學位。
現任E20環境平臺執行合伙人和E20研究院執行院長,湖南大學兼職教授,華北水利水電大學管理與經濟學院客座教授,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碩士生校外導師,天津大學特聘講師,并兼任北京大學環境學院E20聯合研究院副院長,國家發改委和財政部PPP雙庫的定向邀請專家,世界銀行和亞洲開發銀行注冊專家(基礎設施與PPP方向)、國家綠色發展基金股份有限公司專家咨詢委員會專家庫專家、巴塞爾公約亞太區域中心化學品和廢物環境管理智庫專家、中國環保產業研究院特聘專家、中國環保產業協會環保產業政策與集聚區專業委員會委員。住建部指導《城鄉建設》雜志編委、《環境衛生工程》雜志編委、財政部指導《政府采購與PPP評論》雜志編委,并擔任上海城投等上市公司獨立董事。
在PPP專業領域,薛濤現任清華PPP研究中心投融資專業委員會專家委員、全國工商聯環境商會PPP專委會秘書長、中國PPP咨詢機構論壇第一屆理事會副秘書長、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PPP中心專家委員會委員、國家發改委國合中心PPP專家庫成員、中國青年創業導師、中央財經大學政信研究院智庫成員、中國城投網特聘專家等。
20世紀90年代初期,薛濤在中國通用技術集團負責世界銀行在中國的市政環境基礎設施項目管理,其后在該領域積累了十二年的環境領域PPP咨詢及五年市場戰略咨詢經驗,曾為美國通用電氣等多家國內外上市公司提供咨詢服務,對環境領域的投融資、產業發展和市場競合格局有著深刻理解;2014年初加入E20研究院并兼任清華大學環保產業研究中心副主任,著力于環境產業與政策研究、PPP以及企業市場戰略指導等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