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 2015-01-04 10:24
來源: 中國水網
作者: 傅濤
與之相匹配的是,政府采購公共服務,亦是面向效果付費的一個政策依據。而作為地方環境責任主體的地方政府面臨當下對地方債務的清理和整頓的大背景下,產業資本如何通過項目投資和產權并購兩個方面如何發揮作用,如何構建面向效果的政企之間有信用有效率的環境服務關系都是重要的突破方向。面向效果的綜合環境要求,必然將以特許經營為標志的市場化相對成熟的市政公共服務領域中涉及環保的方面向行政區劃內的流域治理業務和環境修復領域發生擴展,住建部所提出的廠網一體化的市場化方向僅僅是其中的一個開始。
值得注意的是,在面向效果的服務中,如何制定考核指標、如何評定驗收效果還未形成機制,且單純的面向效果的付費機制尚不能形成穩定的現金流支持運營,面向效果的環境服務的實施如何落地將成為下一階段的工作重點。
3. 從投資和產權兩個角度結合來看,地方政府的“兩表重構”趨向和國有資產混合所有制的展開,配合資本市場的機制創新,將帶來產業大資本時代的來臨
為配合《預算法》的實施,2014年多項涉及地方融資和預算管理的文件出臺,包括國務院63號文、國務院60號文、國務院43號文、財政部76號文、以及國家發改委、財政部雙雙發力的PPP和特許經營等多項政策組合推出,宣告傳統模式的地方政府投融資平臺模式宣告終結,同時土地財政也將逐步轉型,地方政府的“資產負債表”面臨更新換代,地方財政不再是城投公司融資的“忠實背書”,政府投資方面的增量以及城投資產整合后的存量中,有很大比例是環境資產,其中將有相當比例轉而通過PPP和混合所有制的方式引入社會資本來盤活,為地方政府融資開辟新的可持續通道,也由此打破多年來飽受詬病的社會資本融通不暢的關節,同時通過引入市場機制提高政府投資建設及國有資產運營的效率。
而與之呼應的是一系列相關資本市場政策的改革。伴隨著資本市場對包含市政基礎設施部分在內的環境產業的追捧,中國的環境公司已到了扎堆上市時期,而新三板的開放為環保企業占有典型多數的中小企業的股權融資、并購和未來注冊制項下轉板上市提供了契機。同時,在產業基金和PPP項目融資模式的帶動下,包含社保資金、保險資金等低成本資金在內的追求低風險的資金,必將大體量進入市政基礎建設和環境領域。澎湃的資金潮,將通過E20環境產業研究院所發布的《產業戰略地圖》中A方陣(重資產投資運營集團)和B方陣(地方控股綜合性環境服務集團)的傳導,進入環境產業的巨大資金需求池中,而以A/B方陣重資產企業為主角的資金流轉中,產業的并購、收購浪潮必將繼續大規模襲來。
涉及到環境基礎設施方面,大中規模的污水處理廠建設面臨晚期,垃圾焚燒廠BOT項目也在周期頂點,產業資本進入環境及基礎設施領域需要再次擴容,而市政公共服務中的管網和村鎮設施部分以及環境修復等項目雖然是近年來地方政府在環境效果導向壓力下必須面對的巨量投資需求,卻由于其更強的公益性特點無法簡單實現BOT融資模式。為了實現A/B方陣在這些領域的資金投入,則需要依托將地方政府PPP模式項下的支付列入常年財政預算,確保可被資本市場所信賴的地方政府長期穩定的現金流支出作為項目回報依托,而這些重構地方政府“現金流量表”的趨勢也可以同時在本段開篇各類政策中看到,在國發60號文中還可以看到中央政府轉移支付也將同樣作出改變。
對應的,地方政府同時也需要更穩定的收入來源來應對逐漸增加的、更具長期性的環境服務采購的支出,將可追溯的環境成本最終納入由產生者支付,同時促進整個產業結構轉型升級,是即將出臺的環境稅和一系列費、價、稅厘清和改革的方向。這其中,還包括水權、排污權交易等市場機制的完善對環境成本付費機制的補充。
結語
改革開放的三十年,也是環保產業發展啟動的三十年,隨著國家全面發展而逐年加速增加的環境需求,遠遠高于環境產值的遞增速度,也最終導致了今天的環境容量的超限和環境危機的四處爆發。造成其中差距的一個直接原因,是資本市場僅僅識別了環境需求中的市政公共服務和個別大型企業的工業治污(脫硫脫硝)領域,現在的上市公司,其實只是完成了眾多環境需求中已被識別的上述四五項而已。而在二十一世紀,離開資本的推動市場就無法成熟,產業就無法真正形成。
發生在改革元年的一系列政策,正努力將機制注入體制,將政策對接市場,將資本貫通產業,最終將環境需求全面轉化環境產值。今天的環境產業還遠遠沒有定型,未來的規??梢允乾F在的十倍,結合政策系統的全面重構,環保產業重構正在開始,資產重置與大資本時代的來臨,今天優秀的公司未必能在明天繼續領先,已經在市政公用的環境服務行業初步形成的A/B方陣,和希望抓住本次環境產業轉型的機遇成功切入的其他相關行業的優秀企業,需要在環境服務界面第四次上移中把握機會,升級為環境一級開發市場與綜合解決方案提供商,作為接通技術及社會資本對接環境需求的橋梁,伴隨著中國整個產業結構的轉型升級,最終將環境需求全面轉化環境產值。
(來源:E20環境平臺 作者:傅濤 薛濤 時間:2015-1-4)
編輯: 任萌萌
北京易二零環境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E20環境平臺首席合伙人 ,E20研究院院長,清華海峽研究院生態中國創新中心主任,北京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產學研中心主任,北京大學環境學院E20聯合研究院院長,北京大學環境校友聯合會執行會長,北京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兼職教授,中廣核環保產業有限公司董事。
曾經負責建設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世界銀行、亞洲開發銀行等機構的多項水業改革的政策研究。著有《兩山經濟》 、《城市水業改革的十二個問題》、《城市水業改革案例與實踐》、《市場化進程中的城市水業》等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