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 2015-01-07 09:27
來源: 中國水網
作者: 傅濤
新環保法為信息公開和公眾參與設專章,保障了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依法享有獲取環境信息、參與和監督環境保護的權利。而移動互聯時代的發展特點也使的公眾參與功能被不斷的強化,如果不能很好解決三方關系,產業發展將會受到很大影響。
傅濤認為,在此背景下,僅僅讓政府滿意的環境企業已經不再是好的企業,產業最終會從企業對政府(B2G)向企業對公眾(B2C)過渡,因為環境服務最終受益者是公眾,如果不能從公眾中獲得相應的影響和認知,實際上服務將很難落地。
趨勢八:移動互聯開始影響產業
“最終B2C的轉型會讓環保產業結構、價值結構發生變化,很多環節都會發生變化,環境企業會越來越受到公眾的影響。”
而移動互聯將最大程度上調動公眾的參與互動,影響公眾感知。移動互聯的快速發展,給很多行業帶來了強大的沖擊。目前來看,互聯網對環保產業的沖擊相對較慢,但影響是不可避免的,很多環保企業已經覺察到這一點,并開始了積極的研究和實踐。
趨勢九:環保公眾品牌時代來臨
社會化程度的加強,使得品牌力量已經在發揮無形的作用。
由于以往環保企業只重視在政府和用戶心目中的品牌,公眾感知較弱。目前環保企業中,除上市公司外,很多品牌都是百姓不知道的或者是不熟悉的。
傅濤強調,“未來環保企業需要重視自己在公眾心目中的品牌,環保公眾品牌時代已經來臨。”
(來源:E20環境平臺 作者:李曉佳 時間:2015-1-25)
編輯: 田皓
北京易二零環境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E20環境平臺首席合伙人 ,E20研究院院長,清華海峽研究院生態中國創新中心主任,北京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產學研中心主任,北京大學環境學院E20聯合研究院院長,北京大學環境校友聯合會執行會長,北京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兼職教授,中廣核環保產業有限公司董事。
曾經負責建設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世界銀行、亞洲開發銀行等機構的多項水業改革的政策研究。著有《兩山經濟》 、《城市水業改革的十二個問題》、《城市水業改革案例與實踐》、《市場化進程中的城市水業》等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