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 2016-02-29 10:19
來源: 中國水網
作者: 傅濤
創新是什么?當前很多環保公司成立了自己的研發中心或博士后流動站,也申請了很多專利……但是,這就是當前需要的創新嗎?
創新不僅是研發,而是為客戶創造新價值
例如小米這樣的公司,深受用戶支持,但是其自身并未擁有多少自主研發的技術,他們之所以風靡,是因他們更懂用戶。“所謂創新,并不簡單地等于研發,而是為特定客戶創造新價值。”E20環境平臺首席合伙人傅濤如是說,“創新不等于研發,但是包括研發。在產品重構的今天,企業家要么創新,要么投資創新,沒有第三條路。”
傅濤認為,創新有四種:技術創新、產品創新、流程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其中產品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需要被首先關注。“創新問題實際上是行業的共性問題,我們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意識到環保行業需要創新,需要滿足社會的需求。對于企業而言,曾有人說,創新是把已有的知識變成錢,而科技研發是把錢變成知識,因此,研發是學校和研究院的事情,但是創新是企業的事情。環保的需求在變,有大量需求沒有被真正滿足,因為創新不僅僅是發展的問題,更多是未來生存的問題。”
100%的客戶需求需要提升,企業家須用創新解決問題
傅濤指出,大部分公司沒有能力像華為一樣從頭做研發以滿足客戶需求。所以對于中小型公司來說基于用戶價值的創新就是唯一出路,中小型公司創新就是鎖定客戶人群,滿足核心客戶需求,創造企業的核心價值,形成核心產品。“找到核心客戶,好好利用,形成商業模式、創造價值。”傅濤認為,“小企業有優勢,轉型快、容易調整自己、沒有大企業病、相對來說更容易在特定需求點上進行創新。”
傅濤表示,“十三五”環保的創新領域有1萬億的市場需求,以20億為單元,可以劃成500個單元,目前E20環境平臺已經識別了50個細分行業,會盡快實現對500個領域的細分,“如果真的按照用戶導向和需求導向的細分切割,我們會看到60%的需求未被企業識別,20%的市場供大于求,現在惡性競爭的行業都屬于這一領域,還有20%的需求被政府扭曲,100%的客戶需求都需要提升。”
傅濤指出:“企業家的存在就是自己發現需求,如果等到政府發文要做,那將最終面對價格競標。真正解決中國環境問題需要企業家的創新。”
未來,要么自主創新,要么投資創新
“有一些公司發現‘年紀大了,身體不好’,找不到創新點也沒有關系,可以把公司加入到別人的創新團隊當中去,甚至可以把公司賣掉,投資到創新公司當中。現在這個行業要么創新,要么投資創新。”傅濤認為,變革是大趨勢,創新是根本出路,應對變革是生存之道不是發展之道。如果不創新將很難生存,所以環境產業進入到創新期,在摸索期間都需要同伴,E20環境平臺愿意成為同伴之一。
因為建立創新思維是一個過程,所以需要工具,需要輔助。E20環境平臺的使命是幫助環境企業完成創新型轉型,傅濤表示:“我們從來沒有像現在這么堅定、清晰和充滿信心的把它作為一種使命。希望在E20的幫助之下,有一批公司能夠真正成為未來的領跑企業。”
(來源:E20環境平臺 作者:任萌萌 時間:2016-2-29)
編輯: 陳丹丹
北京易二零環境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E20環境平臺首席合伙人 ,E20研究院院長,清華海峽研究院生態中國創新中心主任,北京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產學研中心主任,北京大學環境學院E20聯合研究院院長,北京大學環境校友聯合會執行會長,北京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兼職教授,中廣核環保產業有限公司董事。
曾經負責建設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世界銀行、亞洲開發銀行等機構的多項水業改革的政策研究。著有《兩山經濟》 、《城市水業改革的十二個問題》、《城市水業改革案例與實踐》、《市場化進程中的城市水業》等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