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 2023-07-10 10:03
來源: 綠谷工作室
作者: 全新麗
看看世界上許多國家,并沒有因為社會進步、經濟發達導致環境產業的終結,反而很多技術的進步依然發生在這里,如北歐一些國家。
一位行業專家說:國外的水科技、水產業多年來一直是平穩發展,沒什么波動。但一看中國,就感覺跟沒事干了一樣。去年荷蘭剛啟動了最大規模的水科技增長計劃——荷蘭的環境技術已經比我們領先了很多年,國內卻基本不在這方面投入了。
這可能因為我們在不確定性面前,就連戰略上也悲觀起來。
但戰略上恰恰應該樂觀:曾經憂心忡忡的重要擔憂其實對人類都沒有造成實質性影響——70年代擔心人口爆炸、80年代擔心酸雨、90年代擔心千年蟲、石油危機......那我們這個剛需行業也更應該樂觀一些,我們的污水處理、垃圾處理都是在極低的水平上發展起來的,我們所擔憂的很多事并沒有帶來滅頂之災。
我們有理由樂觀。我們的環境產業真正可以依賴的,正是我國巨大的市場。這不是單個人的臆想,這是過去兩百年來的共識:巨大的市場稍微開發下,就是天量的資源。
當然戰術上不妨悲觀,我們要擁抱變化,我們要承認黑天鵝一定會發生,并且做好應對黑天鵝的準備,我們要相信這個世界本身的隨機性并且從中鍛煉反脆弱性,要有底線思維,要保證自己不能下牌桌,要有Plan B,要避免萬劫不復的風險。
在這方面我們也有個例子就是老牌公司創業環保。6月15日,創業環保發布公告稱,董事會審議通過關于設立天津天創環境技術有限公司的議案。
公告顯示,鑒于傳統水務行業重資產類項目投資日趨嚴峻的市場形勢,創業環保在“十四五”戰略規劃中提出了“輕重結合”的發展思路,旨在通過技術升級和優化運營降低成本,并探索在降低投資與負債的前提下提升收入和利潤的業務模式。
為此擬設立輕資產運營公司,通過獲得專業化運營類的“技術+產品+服務”等輕資產業務,輔助運營資產規模擴大的同時,實現內循環,增加收入和利潤;另外,通過對新技術、新產品的研發和推廣以及對行業內優秀的技術、產品企業適度的股權投資,及時為本公司的存量項目提供降本增效的優化方案,在外部市場贏得差異化競爭優勢,并獲取股權投資收益,與創業環保的傳統業務相輔相成、相互促進,布局未來,進一步強化本公司的行業地位和發展潛力。
這條不太被大家關注的新聞恰恰顯示出創業環保戰略上樂觀、戰術上悲觀、尋找Plan B的正確做法。風吹背后涼,但還有火烤胸前暖。
04結語
由于我們年齡所限,看不到更大的局面。其實如果放在更大的歷史長度來看,世界一直都處于一個個的周期——瘟疫,衰退,復蘇,大國崛起和崩潰,甚至利率的漲跌,都跟潮水一樣起起落落。
環境產業還殘留著蓬勃發展帶來的美好余味,行業正在試著接受微增長的狀況,即:增長緩慢,機會稀缺,誰都不想花錢。“只要你覺得整體事業不是崩潰式的坍塌,那么你應該接受增長下降,這是正常狀態。”一位年長企業家勸誡一位年輕的創業者。
日本作家村上春樹有一本小說,叫做《世界盡頭與冷酷仙境》。這個書名非常好,可以用來形容今天亂紀元中的環境產業。
環境產業發展到今天,表面上看有一種世界盡頭的感覺,污水處理率都90%以上了,還能做什么?投入產出完全比不了以前,整個產業呈現產能過剩的狀態,現在投的錢和人力、物力創造的東西是極少的。這也是很多人感覺沒啥事可干的主要原因。
但是,產業外部的新技術革命正在創造一個個神話般的奇跡,產業內部央企大規模進入、資金進入,又讓人覺得環境產業是一個仙境。當然對于大多數環保公司來說,這是一個冷酷仙境,改變不了自己的命運。但只要掌握住“脫水技能”,堅持住,誰又能說未來必然會冷酷呢?
現在環境產業的形勢其實遠遠好于90年代,這也是父兄那輩人干出來的。可能會遇到“風高浪急,驚濤駭浪”,但是不會比那些最艱難的時候差,如果突破了關口,依然可能進入一個波瀾壯闊的大時代。
保持微笑,保持戰斗。
繪圖:文心一言
編輯: 李丹
E20環境平臺合伙人 綠谷工作室主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