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 2023-05-22 09:14
來源: 綠谷工作室
作者: 谷林
2021年12月,王浩宇成為由共青團中央、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聯合授予的全國“第十一屆中國青年創業獎”20位獲獎者之一。
相比上述二位,環境產業更為熟悉的“環二代”是江蘇鵬鷂環保董事長王鵬鷂,他曾被譽為現象級環二代(相關閱讀:接班記——專訪現象級環二代王鵬鷂)。王鵬鷂1989年生,2016年畢業于英屬哥倫比亞大學。2021年,王鵬鷂正式接任其父王洪春任鵬鷂環保董事長職務。
在他就任董事長之前,就主導鵬鷂環保升級智能制造,現在鵬鷂環保的智能車間也成為宜興設備制造的新名片。
此外,作為二代接班人,他還聯合宜興很多環二代,組建了宜興環保青商會,成為首任會長。他希望青商會成員之間能減少父輩一代的惡性競爭,成為宜興環二代凝聚共識、匯聚資源、合作發展的平臺,同時為各自的企業尋找第二財富增長點。(相關閱讀:宜興環二代崛起)
他們作為已經正式接班的代表,充分體現了“二代”足以擔當大任,對于父母輩來說,在新的歷史發展階段,他們有能力創造屬于自己的新時代。
將要接班的:長風破浪會有時 直掛云帆濟滄海
但也正如開頭所述,在環境上市公司里,新老傳承雖已成為趨勢,“二代”接班卻尚未成為主流。在已接班的二代之外,還有一些二代也進入高管層挑起了公司大梁,在繼續歷練中快速接近自己“接班”之路的頂點。
美欣達集團副總裁單超,現在是美欣達集團的準接班人。他曾赴海外留學金融專業,歸國后在上海券商實習一年便回到美欣達下屬現美欣達金控投資有限公司,擔任總經理。2020年,單超開始管理美欣達供應鏈管理中心。2022年5月,單超成為美欣達集團旗下主營業務板塊、上交所主板上市公司旺能環境的董事長,正式開啟了自己的接班之路。
做金融是他的專業,也是興趣,但面對業務更為復雜、龐大的旺能環境甚至未來的美欣達集團,他也曾對記者坦言自問:是否有能力管理好?能為旺能和集團帶去什么價值?
他也曾在夢想和責任之間有個掙扎,但成長過程中,父親給他的激勵和鼓舞,以及他對于父輩的責任感,讓他有更多的勇氣和信心挑起重任。他接手之后,旺能環境的業績也保持了繼續增長,逆市上揚,2022年營收33.71億元,同比增長13.59%;歸母凈利潤7.13億元,同比增長10.06%。
還有其他的二代“準接班人”,也大多都是畢業前后即進入父母輩創立的公司,在下屬不同公司或部門開始歷練,有的已經在公司工作數年甚至十多年,足見接班也是一個需要假以時日的過程。
即便大家認為接班比較順利的王鵬鷂,2016年碩士畢業,2021年才正式接任公司董事長,中間經歷了5年時間。而且畢業后,他先是在新加坡一家公司干了一年現場工程師,2017年進入鵬鷂環保后被安排到招商部門工作,后先后歷任公司運營總監、行政總監、副總經理、總經理,一路走過來。
開頭提到的維爾利總裁李遙,這些年主要負責維爾利的數字化轉型等業務,2021年曾攜手Infor全面開啟數字化轉型之路,引發行業關注。(相關閱讀:維爾利環??萍技瘓F攜手 Infor 全面開啟數字化轉型之旅)
李遙也是2016年進入維爾利,歷經7年,歷任公司國際部經理,總經理助理,副總經理等職務,而今新任總裁,但董事長仍是其父親李月中。而另一位二代——天源環保副董事長、總經理黃昭瑋,則在2011年就進入公司,2013年成為總經理,至今已經在總經理任上十年。
對于他們這樣在公司已有足夠時間,并久經歷練的二代來說,什么時間能成為公司真正的掌門人,在自己本身之外,或許還要看父輩決定退休的時間。畢竟對于一些還正年富力強的創一代,他們應該也仍希望可以在力所能及的時間里,多親自帶領一手培育的企業不斷發展壯大。
那些進入公司并不是很久的二代們,還需要沉心靜氣,多學習提升。特別是像金達萊這樣嘗試經理人培養的企業傳承方式,作為創治人女兒的廖佩玉,縱使已經很優秀,但可能還是需要在公司有更多的沉淀,通過展示更強的能力和成績來折服眾人。
在能夠期望的時候,等待或許并不會感覺很漫長,而對于另外一些二代來說,上市公司未來的接班之路或許已經在坎坷中似乎已不太可能。
如前文提到的富春環保,原實控人、創始人孫慶炎2020年7月,將富春環保控股股東浙江富春江通信集團約20%股權轉讓給南昌水天集團,后者成為富春環保的控股股東。隨后,曾任南昌水利投資發展有限公司知新分公司總經理的萬嬌被南昌水天集團推薦進入富春環保董事會,并成為董事長。為此,富春江通信推薦孫慶炎的女兒孫臻進入董事會,并為其特別新設置了副董事長職務。
還有之前行業內另一老牌名企國禎環保,上市之后,公司創始人李煒的兩個女兒李泓萱、李松珊曾分別先后擔任過國禎環保的董事長,在2020年中節能入主并改名節能國禎后,目前李松珊在節能國禎擔任監事會主席,李泓萱也自2019年末辭任董事長后不在公司擔任任何職務。
雖然不能成為上市公司的掌門人,但相比普通的年輕人,他們早已到達了一個很多人難以企及的高度,而且作為創一代的子女,父輩其他的事業也正在被他們繼承。他們或可以利用既有的起點,在環境上市之外,擁有一個新的航程。
兩年前E20環境平臺關于“環二代”專題中(相關閱讀:環二代正在走上歷史舞臺,他們與一代有什么不同?),經不完全統計,E20圈層中就有包含上述部分人在內的20多位環二代已經接班或者正在接班的路上。但這樣的數量,相比圈層數百家企業,也只是將近二十分之一,很多二代并不愿繼承上一輩的企業。
編輯: 李丹
E20環境平臺合伙人 綠谷工作室主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