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 2023-01-09 10:00
來源: 綠谷工作室
作者: 全新麗
另外5個項目是:貴港市產業園區(江南園)生態環境導向的開發項目、貴港市主城段水環境治理與產業融合發展項目、桂平新材料產業園全產業鏈綠色發展EOD項目、桂平市空港經濟區生態環境治理與產業發展EOD項目、三江侗族自治縣林溪河水生態環境保護導向開發EOD項目,涉及的生態環境治理包括流域水環境整治、農村黑臭水體綜合治理、礦區生態保護修復和區域大氣污染治理等。
2023年1月,廣西又發布《關于同意第二批自治區級生態環境導向的開發(EOD)模式項目的通知》,同意將富川瑤族自治縣富芋瑤鄉生態漫川EOD開發項目、貴港市港北區環境治理與鄉村振興產業融合發展項目、平南縣烏江生態環境綜合整治與生態產業發展EOD項目和貴港市覃塘區水環境綜合治理EOD項目4個項目列入自治區級EOD模式項目。
寧夏也有一個29.54億的項目,即銀川市東部片區生態環境EOD項目要招標。
2022年12月,重慶市綦江區全國重點采煤沉陷區綜合治理及綠色產業轉型EOD項目實行打捆工程總承包(EPC)發布招標公告,項目工程總投資額約為48.15億元。
結語:浩歌狂熱之際注意難點
也許實際操盤者們不能僅僅從項目、融資等角度理解EOD項目,而應該將EOD提升到兩山理論實踐的戰略高度,把EOD理解為高于具體治理領域的模式創新,具有比較大的全局性意義。并將EOD融入到已有的生態環境或者其它產業開發工作當中,重點突出經濟效益與環境效益結合的部分,體現出環境治理的價值,將環境產業真正嵌入到國民經濟發展中。
正如生態環境部科財司副司長逯元堂、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EOD創新中心主任趙云皓等在《生態環境導向的開發(EOD)模式實施要義與實踐探析》中所說:
在EOD項目實施過程中,要堅持生態優先,踐行綠色發展理念,科學確定項目建設內容,將生態環境治理項目搭配資源、產業開發項目一體化實施,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實現生態環境資源化,產業經濟綠色化,破解生態環境治理缺乏資金來源渠道、總體投入不足、環境效益難以轉化為經濟收益等瓶頸問題,提升環保產業可持續發展能力。
生態環境部科技與財務司相關負責人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表示,有的地方沒能正確理解開展試點的目的,以EOD模式試點之名,行項目融資之實,開展試點僅僅是為了獲得金融機構資金支持。有的地方對試點工作重視不夠,力度不大,進度偏慢。有的地方沒有把握EOD模式的核心要義。也有的地方心存僥幸,寄希望于通過試點的名義,突破現行的一些政策限制,將試點作為突破政策的“護身符”。這些想法和做法背離初衷,偏離要求。
關心EOD的人也應該重溫一下去年的行業熱文《EOD模式成“網紅”!警惕“掛羊頭賣狗肉”風險》,在這篇文章里,E20研究院執行院長、湖南大學兼職教授薛濤認為,EOD模式是期望找到破解環境治理外部性所帶來的系統性缺乏和經費來源困局的金鑰匙。EOD推動者目的應該是在于由此帶來理念提升、系統思維和局部精品,目前看,簡單去尋找一個標準模板去普遍復制推廣存在相當的難度,但由于其意義重大,因此值得各方積極地漸進式探索。頂層設計者需要烹小鮮的亦步亦趨,而實踐中的EOD各方可以努力,也值得努力,同時對難度、適用面、普及性和可復制性等等需要高度謹慎,并要有充分的思想準備。
他認為,EOD的核心難點不僅在于如何做到肥瘦搭配,更在于環境治理內部本身與外部相關產業的全系統關聯的緊密程度,即如何在項目長期運營的內在利益安排上形成穩定的榫卯結構,即項目主體的綠色產業收益應與環境質量的持續提升有長期正相關關系。
編輯: 李丹
E20環境平臺合伙人 綠谷工作室主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