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 2021-11-15 09:51
來源: 綠谷工作室
作者: 全新麗
有匿名人士告訴媒體,張維仰被調查或許是因為其在某個項目上與廣東省政府官員存在不正當的政商關系。
張維仰再次出現在公眾視野已經是半年后。2016年4月25日晚間,東江環保發布一重大事項進展公告,自去年10月底一直處于“失聯”狀態的張維仰已取保候審,開始在公司正常履行其工作職責。
值得注意的是,在張維仰“失聯”的大半年中,東江環保展開了多項資產并購以及項目整合,同時其業績同樣未受到任何影響:東江環保2015年度實現營業收入24.02億元,較2014年同期增長17.36%;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為3.32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約32.16%。
2017年6月29日,原廣東省環保廳廳長李清涉嫌受賄,在深圳中院出庭受審。與他一同受審的還有他的兩名親屬,他們涉嫌利用影響力受賄罪。
檢方指控稱:張維仰涉嫌向李清賄送內部員工股300萬股,折合人民幣1000萬元。
2008年,張維仰通過李清的親屬告訴李清:東江環保欲轉至主板上市,張維仰為其準備了300萬股,先由張代持,承諾待李清退休后再過戶。
李清在庭上供述,2012年,張維仰又一次當面告訴他,有300萬股股票,給他“退休后玩玩”。關于股權事項,李清沒有當場表態。
李清在法庭上辯護稱,自己“并不想要股票,只是不想得罪張維仰,所以不好當場回絕”。他說:股權至今沒有過戶,他也沒有從東江環保拿過任何股東分紅。
除這筆尚未兌現的股權之外,檢方還指控張維仰賄送李清一副牡丹畫,價值15萬元。
2018年9月,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對李清受賄一案作出終審判決,維持一審對李清的定罪量刑,以受賄罪判處李清有期徒刑十五年,并處罰金人民幣200萬元。李清受賄數額中有人民幣1000萬元屬犯罪未遂,且歸案后如實供述自己罪行,依法可從輕處罰。
2016年5月20日,在東江環保財務系統培訓會上
引入國企
2016年4月,張維仰辦理取保候審。此后一個月,他將自己持有的東江環保股權出讓給廣晟資產經營有限公司(下稱廣晟資產)。廣晟資產是廣東省屬國企,東江環保亦由此變為國資控股。
而且正當東江環保的擁簇者期待著張維仰能夠“王者歸來”時,這位苦心經營十七載的公司創始人在回歸兩個月后卻一舉辭去了包括董事長、董事、法定代表人等在內的全部職務。東江環保有關人士對外界表示,“張維仰董事長辭任是引入國資股東整體計劃的一個環節,今后他會以創始人股東及顧問的身份繼續支持公司的發展,發揮作用。”
此后,張維仰又分批將東江環保6.98%(2016年7月)股份和6.88%(2017年1月)股份轉讓給廣東省國企廣晟集團、將5.65%股份轉讓給匯鴻集團(2018年8月)。兩年多的時間內,張維仰持股比例由27.92%減至8%。2018年10月,張維仰向廣晟轉讓其持有的4435.5萬股A股股份,至此,作為股東的張維仰股權只剩3.03%,將不再是公司5%以上股東。不過截止目前他依然是東江環保的第一大自然人股東。
東江環保由張維仰一手創建,經過十多年精心經營才有了如今的規模。失聯事件后,市場擔心,一旦東江環保沒有了張維仰掌舵,就像缺失了靈魂,公司未來的發展戰略將會面臨很大挑戰。當時,東江環保高管表示,公司經營正常,因為張維仰只是負責制定公司戰略發展方向及政策,而日常經營管理主要是由公司董事、總裁及其他高管負責。
那是五年前,民營環保上市公司引入國企尚未流行,東江環保之前知名事件只有2015年4月危機中的桑德引入啟迪。國企、央企大規模舉牌民企,要在2018年PPP風潮之后。陰差陽錯,與PPP沒什么太大關聯的東江環保卻更早戴上“紅領巾”。
和市政污水處理的特許經營不同,危廢領域實行許可證制度,許可證第一年是試運營,正式發許可證適用年限是1-3年的,再續發的年限是5年,再加上前述的由工業企業付費和壟斷屬性下降等因素,所以這個領域并不太適用PPP模式。
不過,作為細分龍頭,東江環保也做過一個PPP項目。2016年5月12日,東江環保公告稱,公司聯合興業皮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標泉州市工業廢物綜合處置中心PPP項目,特許經營期限為30年(含建設期和試運行期)。根據公告,該項目定位于集研究開發、綜合回收利用、無害化處理處置于一體的環保高科技型處置中心。項目包括工業廢物無害化和資源化綜合利用兩部分,規劃總規模為9.47萬噸年,包括焚燒2萬噸年、物化1萬噸年、填埋2萬噸 年(填埋場庫容為74.88萬立方米)及其他資源化利用項目。
但這樣一個罕見的危廢PPP項目頂多算是PPP大潮中的一朵小水花,和股權出售可以說是毫無關聯。
2016年6月,在東江環保股東大會上,張維仰本人談及過出售股權的原因。他說,國企身份也很重要,最近深圳市委書記到東江環保營運的深圳下坪填埋場視察,對東江環保的民營企業身份也很驚訝。而在各地的項目談判中,國企實際上也占據了很大的優勢。東江環保要見市長很難,國企就很容易。所以這次決定引入國企也是下定決心,對東江環保是一件好事。
他當時稱,一切都在談,他的要求是東江環保的方向不能變,東江環保的經營管理團隊不能變,至于具體的價錢,具體的比例,他都不在乎。公司的方向還會集中在工業危廢行業。
編輯: 李丹
E20環境平臺合伙人 綠谷工作室主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