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 2021-11-02 13:48
來源: 中國水網
作者: 薛濤
90年代搞房地產的人可不少,破產的更不少,爛尾樓那是比比皆是。
老王的起家辦法很野蠻,但這野蠻的起家路并不是他成功的原因,誰學誰死,而且會死的很慘。
他能成功,完全是因為他是房地產行業的天選之人,他天生擅長搞這個,搞的比普通人要好得多。
但是在當初野蠻的簽下100萬貸款條件時,王健林可不知道自己是天選之人,他也是第一次做房地產項目。
能順利從死人堆里爬出來當最終王者,不是因為王健林意識到自己天生就擁有房地產界的王者天賦,而是因為王健林命好,純粹的命好。
敢簽老王這種貸款條件的也許全國還有幾百個,但應該骨灰都找不到了。
老王簽這種貸款條件還能活下來并發財,只能說明他天生就的吃這碗飯的,所以活著拿到了第一桶金。
擁有極強的天賦,擁有驗證成熟的賺錢模式,并且已經挖到了第一桶金,那后面賺錢可不就是輕松愉快的事情么。
但王健林的成功,并不是因為1989年舊城改造賺的那1000萬。
為了驗證這個結論,我們需要參考另一個案例,就是王健林的兒子,王思聰。
王思聰在海外學成歸國后,不想接老王的班,拒絕到萬達報道。
為此,老王給了王思聰5個億的創業啟動資金,并稱要是虧完了還可以再給5個億,連續失敗兩次王思聰就要回萬達上班。
5個億算不算第一桶金?
這個資金量,怎么說都應該可以算第一桶金了吧,好多人一輩子,乃至于十輩子都賺不到。
拿了5個億的第一桶金,20多歲的王思聰直接殺入了商海,準備超越老王。
第一桶金我已經有了,這么多年接受的教育遠勝你老王,未來成就肯定遠遠大于你,誰愿意接班萬達當你的影子啊。
要說王思聰的個人能力,那還真的是有的,雖然是浪蕩公子形象,但比絕大多數普通人和絕大多數富二代都要強。
2011年,23歲的王思聰帶著大筆的資金,殺入電競業,組織戰隊,開出一個當時電競行業目瞪口呆的高薪來挖人,被人視為人傻錢多的王校長。
2015年,王思聰成立熊貓直播,殺入直播行業,帶著之前在電競行業打出的名氣讓熊貓直接成了頭部直播平臺。
這兩條路,王思聰都走對了,不僅精準的在行業起飛的前夕進入,而且環環相扣,同時選擇的也確實就是朝陽行業,哪怕把所有行業都拉出來對比,都屬于名列前茅的朝陽行業了,尤其是視頻直播行業。
是王思聰天賦異稟還是純粹的命好?
這都不重要,但王思聰的選擇從事后來看,確實是對的。
如果王思聰的事業能成,這兩個選擇能讓他吹一輩子。
除此之外,王思聰還成立普思資本,大量投資優質創業公司,商業版圖極廣,其選擇的投資公司里,有6家最終上市。
2017年,王思聰的個人資產已經飆升到了60億元,入選“2016年中國80后富豪榜”,位列第二名。同一年,29歲的王思聰還位列中國頂級投資人排行榜第37位,甚至有了“王思聰概念股”這一說法。
連王健林都不得不表示王思聰確實是有一把刷子的,也許自己真的是老了。
那一年,是王思聰的高光之年。
創業的富二代很多,手里拿幾個億創業的富二代也不少,但能在全國折騰出那么大聲勢的可真沒幾個,大部分默默無聞的就沒了,砸錢都砸不出個水花出來。
王思聰在富二代里,真不算弱者。
但和死人堆里爬出來的百戰老兵相比,還是缺了點火候,而王思聰選擇的又是競爭特別激烈,贏家通吃的網絡平臺行業。
當初同時競爭的直播平臺僅僅有名有姓,小有名氣的就有幾百家,默默無聞就掛掉的不計其數。
王思聰干掉了幾百家小軍閥,但可惜頭上還有三家,而這個行業的特點就是最多只能留下兩家。
差那么一點點,導致王思聰大敗虧輸。
2018年,熊貓直播傳出資金鏈緊張的傳聞。
2019年3月,熊貓直播關閉服務器,所有積累化為烏有,所有的主播和用戶全部流失到了其他平臺。
王思聰,沒能撐到最后。
小王絕對是老王親生的,基因簡直一模一樣,當年老王啥協議都敢簽,賭性極重,如今的小王也是啥協議都敢簽。
老王給了小王5個億本金去創業,小王在熊貓直播這個平臺上不僅一口氣把所有本金都虧完了,還倒欠20個億,上了失信名單,被限制高消費。
從60億到負20億,王思聰只用了2年時間。
事實證明,敢簽合同拿資金,不是老王家的發家秘訣,甚至有了爹媽給的第一桶金,又踏中了風口,也不代表你一定能創業成功。
論家庭的教育投入,你不如王思聰。
論家庭給的人脈關系,你不如王思聰。
論第一桶金,你不如王思聰。
論踏中風口的運氣之好,你也不如王思聰。
論個人能力,這個不好說,但你真覺得自己一定比王思聰強?
為什么創業這么難?
首先,創業本來就很難,大部分人都在創業路上默默的死了,死掉的那些你是不會關注的,你只會關注那些成功的人。
你這座城市里今年倒閉了多少餐館,你并不關心,你只記得那些還在營業的。
有多少人在拍抖音的路上虧的傾家蕩產,你也不關心,你只記得那些成功的。
誰才是笑到最后,從死人堆里爬出來的百戰老兵?
在殺入創業這個斗獸場之前,誰都不知道最后活著離場的人是誰。
編輯: 趙凡
目前在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攻讀博士學位,此前分別在武漢大學和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獲得理學學士和工商管理碩士學位。
現任E20環境平臺執行合伙人和E20研究院執行院長,湖南大學兼職教授,華北水利水電大學管理與經濟學院客座教授,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碩士生校外導師,天津大學特聘講師,并兼任北京大學環境學院E20聯合研究院副院長,國家發改委和財政部PPP雙庫的定向邀請專家,世界銀行和亞洲開發銀行注冊專家(基礎設施與PPP方向)、國家綠色發展基金股份有限公司專家咨詢委員會專家庫專家、巴塞爾公約亞太區域中心化學品和廢物環境管理智庫專家、中國環保產業研究院特聘專家、中國環保產業協會環保產業政策與集聚區專業委員會委員。住建部指導《城鄉建設》雜志編委、《環境衛生工程》雜志編委、財政部指導《政府采購與PPP評論》雜志編委,并擔任上海城投等上市公司獨立董事。
在PPP專業領域,薛濤現任清華PPP研究中心投融資專業委員會專家委員、全國工商聯環境商會PPP專委會秘書長、中國PPP咨詢機構論壇第一屆理事會副秘書長、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PPP中心專家委員會委員、國家發改委國合中心PPP專家庫成員、中國青年創業導師、中央財經大學政信研究院智庫成員、中國城投網特聘專家等。
20世紀90年代初期,薛濤在中國通用技術集團負責世界銀行在中國的市政環境基礎設施項目管理,其后在該領域積累了十二年的環境領域PPP咨詢及五年市場戰略咨詢經驗,曾為美國通用電氣等多家國內外上市公司提供咨詢服務,對環境領域的投融資、產業發展和市場競合格局有著深刻理解;2014年初加入E20研究院并兼任清華大學環保產業研究中心副主任,著力于環境產業與政策研究、PPP以及企業市場戰略指導等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