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久久网|特污兔影院|中文字幕日本一区久久|天堂岛最新版在线bt天堂|草草影院ccyy国产日本欧美

首頁 > 專欄 > 正文

環境產業與資本市場的十年愛恨

時間: 2020-04-23 10:47

來源: 中國水網

作者: 全新麗

科創板的開啟仿佛為環境產業帶來了十年前創業板開啟時的榮光。

創業板是2009年開板的,第二年環保公司來了;科創板是2019年開板的,三達當年成功上市,主打膜制造和膜法水處理,姑且也算環保股吧。

2020年,剛到4月份,已經有5家環境企業上市,其中三家科創板,一家中小板,一家主板。除了主板上市的三峰環境是國企,其他四家都是民企。今年也將是環境企業上市的 一個“大年”?

2010-2020,這十年,資本市場讓環境產業看到了“大錢”,包括創業者個人,看到了前所未有的風景。

環境產業許多的自留地里,播種的是不一樣的“經濟作物”,水、氣、固廢、噪聲、檢測……賣產品的、賣服務的,搞運營的、做工程的,各有各的門道,但自2010年之后,都有了統一的夢想:上市。主要是IPO,也有少量借殼的。

這十年,軌跡交疊。一些人,成功上市,財富自由;一些人,黯然離場,破產清算;一些企業從云端墜落,一些企業從平地崛起。 

一些套路紅極一時,轉瞬間成明日黃花;一些不被人看重的種子,卻在墻角默默發芽,一朝綻放光華。

過去十年滄桑沉浮,環境產業與資本市場的愛與恨,終究還是愛更多。 

而過去的那十年也埋著未來十年的線索。

01

2010年2月,此前名不見經傳的萬邦達創業板上市,行業里還是波瀾不驚。

4月碧水源創業板上市,才真正是大地驚雷。

上市首日,碧水源股價達到156元,高出發行價127%,榮登滬深兩市“第一高價股”寶座,成為了兩市第15只“百元股”。上市單日公司市值沖至223億,公司創始人文劍平以53.11億元的身價成為當年創業板首富。

從此,“上市”成為行業企業中極被關注的話題。

昨天你還和我平起平坐,今天你就魚躍龍門、身價百倍;昨天我們還一樣為了項目資金苦惱,今天你就金山銀山買買買。試問哪個創業者不想復制碧水源的成功路徑?

同年10月,《國務院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出臺,在這個文件的刺激下,環境企業“上市熱”進一步升級。

上市企業主要為兩類,一類為傳統水務企業,一類為中小環境企業。尤其是后者,由于碧水源和萬邦達被市場熱捧,不少技術性水務、環境企業等引入戰略投資人,紛紛謀劃上市。

2010年,除了污水處理企業碧水源和萬邦達,在創業板上市的還有三維絲,這家公司是大氣領域的,主營袋式除塵,煙氣脫硝,今年1月改名為中創環保。

另外主營脫硫凈化劑、脫硫催化劑、其他凈化劑的三聚環保,也是和碧水源前后腳上的創業板,后來這兩家公司也常常被資本市場相提并論。

做袋式除塵的科林環保,以及主營固廢和污泥處理的富春環保,是在中小板上市。

這一年,上市的隊伍中還有兩家國企,不過重資產的它們當然都是主板。在市領導的直接指揮下,重慶水務3月上市。成都的興蓉投資借殼藍星清洗上市,2015年改名興蓉環境。

2010年環境產業與資本市場一見鐘情,2011年,火熱的激情在持續,尤其是創業板,簡直是干柴烈火:7家IPO環境企業中,5家是創業板。

2011年3月,主營自來水的江南水務主板上市。

同月,主營滲濾液和廚余垃圾的維爾利、主營大氣污染防治和環境修復的永清環保、主營環境修復的鐵漢生態創業板上市。

之后,主營工業廢水處理的巴安水務和主營過濾系統的興源環境也在創業板上市了。

另有主營煙氣處理的國電清新上市,該公司2015年更名為清新環境。

創業板。

創業板也叫二板市場,設立于2009年,是為了解決暫時無法在主板上市的創業型企業、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等的融資問題,特別設立的板塊。開辦目的是為創新型和成長型企業提供金融服務,為自主創新型企業提供融資平臺,并為風險投資企業和私募股權投資者建立新的退出機制。與主板和中小板塊比,創業板的門檻更加低,財務審批相對寬松,但是證監會很看重創業板企業的成長能力。

中小板。

中小板是區別于滬深主板的一個獨立板塊,設立于2004年,為了滿足多種經濟發展的需要。中小板上市條件與主板類似,但對企業體量的要求較小,當然股票發行的規模也更小。

02

激情的余韻持續到2012年,這年7月,老牌膜生產企業津膜科技(天津膜天膜)越過創業板的門檻。這一年也僅有這一家環境企業成功上市。

2012年11月16日至2013年12月,我國資本市場第八次暫停IPO。雖然監管層一直沒有明確表態,但事實證明,2013年IPO確實是停擺狀態。

暫停的其中一個原因,是從2009年8月開始,A、B股一路下跌,連續3年成為主要經濟體表現最差市場,而深受金融危機影響的歐美國家股市反而率先走出低迷,股指連創新高。

另外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監管層開展了號稱史上最嚴的IPO公司財務大檢查,以擠干擬上市公司財務上的“水分”。

宏觀形勢如此,鉚足了勁要上市的環境公司所能做的也只有等待。

2014年,IPO重啟之后,全年共五家公司成功上市,其中包括一家主營污水處理的康達環保是港股。

創業板依然是主要歸宿:主營節能環保及清潔能源設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的天翔環境,主營煙氣凈化的雪浪環境,主營污水處理的老牌環境企業國禎環保等三家,都是創業板。

而主營環境修復、固廢處理的高能環境卻是在上海主板上市,看來民營、環境科技類企業,也不是不能考慮主板。事實上,自高能環境以后,主板上市的民營環境公司就多了起來。

2015年上市的環境公司有七家,其中云南水務是港股。

主營水環境治理的環能科技(現中建環能),主營水處理和土壤修復的博世科,主營水處理劑的清水源都是創業板。

編輯: 徐冰冰

  • 微信
  • QQ
  • 騰訊微博
  • 新浪微博

網友評論 人參與 | 條評論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www.xjxbtd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固廢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