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 2019-12-06 15:27
來源:
作者: 全新麗
1950年,毛澤東在天安門城樓上,用手指著廣場以南一帶興奮地對站在身邊的北京市市長彭真說:“將來從天安門上望過去,四面全是煙囪!”這是當年的中國夢。而現在,綠水青山是中國夢的重要組成部分。
三個月前,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稱,新中國成立70年來,中國鋼鐵工業發生巨大變化。2018年,我國鋼產量突破9億噸,鋼鐵產量在全球的占比由不足世界鋼產量的千分之一,發展到目前占據世界鋼產量的50%。粗鋼產量是日本的8倍,是印度的8倍,是美國的10倍,是俄羅斯的近12倍,是德國的近20倍。
但考慮到人口總量,我國在生產/生活中積累的人均鋼鐵蓄積量(5.64 噸/人,2017年數據)還不到發達國家(至少十余噸)的一半。而且有相當數量的鋼鐵變成了出口商品。
這也是為什么發達國家可以主要用廢鋼鐵循環煉鋼,我們還必須大量使用鐵礦石煉鐵,然后再煉鋼的原因。這也是當我看到新金從2017年將“吃廢鋼”作為業績策略之一時感到欣喜的原因。
“有組織排放超低化、無組織排放系統化、運輸方式清潔化、廠區環境景區化、余熱暖民減排化”,新金正走在綠色化的道路上。這也許是我國鋼鐵行業唯一的出路。因為我們不能停,我們需要更多鋼鐵用于城市發展,需要更多金屬設備來提高生產效率,需要更多金屬耐用商品來改善生活質量。我們要經濟,我們也要環境。這都是民生啊,甚至無法說哪方更正義。“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撫順人說,“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武安呢?
編輯: 趙凡
E20環境平臺合伙人 綠谷工作室主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