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 2019-09-11 10:24
來源: 《環境經濟》
作者: 雷英杰
8月16日晚間,東方園林發布股權變更公告,何巧女喪失控股權,朝陽國資成實控人。此前東方園林一直籌劃引入國有資本戰略投資者的計劃終于塵埃落定。
8月17日,東方園林復牌首日股價上漲,報收6.07元,漲幅2.88%。
這是繼啟迪環境、碧水源、清新環境、博世科、錦江環境之后,今年環保領域發生的第6起國有資本入股民營環保企業的案例。
不過,與2015年國有資本通過并購大舉進軍環保領域不同,這一次是深陷流動性危機的民營環保企業主動尋找國有資本紓困的結果。
國有資本入股民營環保企業
自去年5月東方園林發債失敗進而引發流動性危機以來,其一舉一動都牽動著市場的神經。
8月16日晚間,東方園林一口氣發布了多項公告,其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股權變更。
根據公告,東方園林實際控制人何巧女及唐凱擬向北京市朝陽區國有資本經營管理中心全資子公司北京朝匯鑫企業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朝匯鑫”)協議轉讓東方園林約1.34億股股份,占總股本5%,并將占總股本16.8%的4.51億股股份對應的表決權,無條件、不可撤銷地委托給朝匯鑫。
這是東方園林第二次向朝陽國資轉讓股權。去年12月9日,東方園林實際控制人何巧女及唐凱與北京市盈潤匯民基金管理中心(有限合伙)簽訂了《股份轉讓協議》,出讓共計約1.34億股,占東方園林總股本的5%。而盈潤匯民基金是北京市朝陽區國有資本經營管理中心通過旗下母基金北京市盈潤基金管理中心(有限合伙)出資的基金主體。
本次權益變動完成后,東方園林總股本不變。何巧女持有8.97億股,占總股本33.39%,擁有表決權數量的股份為4.45億股,占總股本16.59%;唐凱持有1.54億股,占總股本的5.74%,擁有表決權數量的股份為1.54億股,占總股本5.74%;朝匯鑫及其一致行動人盈潤匯民基金共持股約2.69億股,占總股本10%,擁有表決權數量的股份約為7.2億股,占總股本26.80%。
不難看出,這次權益變動后,朝匯鑫將成為東方園林控股股東,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將成為東方園林實際控制人,而東方園林將成為朝陽區國資中心下屬的首家A股上市公司。
據本刊記者不完全統計,2018年至今,環保領域共發生16起國有資本入股民營環保企業的案例,多家民營環保企業易主。
3月21日,啟迪桑德(現更名為啟迪環境)發布公告稱,公司接到間接控股股東啟迪控股的股權變更通知,雄安新區管委會、雄安集團、清華大學、清華控股和啟迪控股將簽署《合作框架協議》。其中,雄安新區管委會、雄安集團與清華控股并列成為啟迪控股第一大股東。一個月后,啟迪桑德正式更名為啟迪環境。
6月12日,錦江環境官網發布消息顯示,浙能集團以約16.3億元收購錦江環境29.79%股權。收購完成后,浙能集團將成為第一大股東。
……
記者梳理發現,在這16起案例中,國有資本主要以北京、四川、湖南、浙江、山東、江蘇的地方國有企業為主,標的環保企業的業務范圍涵蓋了大氣、水、土壤、固廢、生物質發電等多個領域。
引入國有資本為哪般?
民營環保企業引入國有資本戰略者,目的是什么?是基于戰略合作,促進業務的長足發展?還是尋求資金解困,降低流動性危機?亦或是二者兼具?答案從16家環保企業發布的公告可見一斑。
2018年10月9日,永清環保發布公告稱,引入湖南金陽投資集團作為公司新的國有資本戰略股東,可以優化和完善公司股東結構,提升公司治理能力,提高公司資信等級,將有助于公司引進更多的戰略及業務資源,有利于促進公司整體業務發展,對公司未來發展將會產生積極影響。
4月30日,清新環境發布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世紀地和與四川發展國潤環境簽署了《股份轉讓協議》。本次權益變動完成后,四川發展國潤環境成為清新環境控股股東。
根據清新環境發布的《詳式權益變動報告書》,清新環境主業是燃煤電廠大氣治理裝置的建造和運營,而四川發展國潤環境主業則是污水處理項目的建設、運營,以及有機廢棄物等固廢處理項目的建設、運營,不涉及大氣治理裝置的建造和運營。可以說,清新環境與四川發展國潤環境合作,是基于雙方優勢的互補。
但實際上,大多數環保企業引入國有資本恐怕是不得已而為之,更多的是為了尋求資金解困,降低股權質押比例,緩解流動性危機。
以東方園林為例,其引入朝陽國資之前,根據最新的《關于控股股東進行股票質押的公告》,何巧女累計質押股份超8億股,質押股份占其持有公司股份比例超過7成。隨著東方園林股價持續走低,何巧女夫婦的股權質押風險一觸即發。
除了股權質押風險,東方園林的業績可謂差強人意。
8月24日,東方園林披露了2019年半年度財報,實現營業收入21.91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66.10%;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虧損8.94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234.58%,與此前披露的“凈利潤預計虧損5.5億元至7.5億元”業績預告相差不少。
此外,現金流也不容樂觀。2019年上半年,東方園林經營性凈現金流為-8.01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287.55%。
對于此次引入朝陽國資,東方園林表示,有利于增強公司信用,提高公司和項目融資能力,為公司提供滿足自身經營發展需要的流動性支持,有助于快速恢復并提高公司造血能力,能幫助公司較好應對市場和金融環境的變化。
“增強公司信用”“提供融資能力”“滿足發展所需的流動性支持”“恢復造血能力”“應對金融環境變化”……這些字眼難掩東方園林資金鏈緊張的窘迫。
E20研究院執行院長薛濤接受本刊記者專訪時表示,受金融去杠桿、PPP政策變化因素影響,靠PPP攻城略地的工程類公司出現了財務問題,不得已引入了國有資本。當然,也有其他技術類的環保企業被國有資本收購,如清新環境。這其中既有國資紓困避免債務風波連鎖反應的安排,也有部分國企根據自身發展戰略作出的市場選擇。
編輯: 趙凡
目前在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攻讀博士學位,此前分別在武漢大學和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獲得理學學士和工商管理碩士學位。
現任E20環境平臺執行合伙人和E20研究院執行院長,湖南大學兼職教授,華北水利水電大學管理與經濟學院客座教授,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碩士生校外導師,天津大學特聘講師,并兼任北京大學環境學院E20聯合研究院副院長,國家發改委和財政部PPP雙庫的定向邀請專家,世界銀行和亞洲開發銀行注冊專家(基礎設施與PPP方向)、國家綠色發展基金股份有限公司專家咨詢委員會專家庫專家、巴塞爾公約亞太區域中心化學品和廢物環境管理智庫專家、中國環保產業研究院特聘專家、中國環保產業協會環保產業政策與集聚區專業委員會委員。住建部指導《城鄉建設》雜志編委、《環境衛生工程》雜志編委、財政部指導《政府采購與PPP評論》雜志編委,并擔任上海城投等上市公司獨立董事。
在PPP專業領域,薛濤現任清華PPP研究中心投融資專業委員會專家委員、全國工商聯環境商會PPP專委會秘書長、中國PPP咨詢機構論壇第一屆理事會副秘書長、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PPP中心專家委員會委員、國家發改委國合中心PPP專家庫成員、中國青年創業導師、中央財經大學政信研究院智庫成員、中國城投網特聘專家等。
20世紀90年代初期,薛濤在中國通用技術集團負責世界銀行在中國的市政環境基礎設施項目管理,其后在該領域積累了十二年的環境領域PPP咨詢及五年市場戰略咨詢經驗,曾為美國通用電氣等多家國內外上市公司提供咨詢服務,對環境領域的投融資、產業發展和市場競合格局有著深刻理解;2014年初加入E20研究院并兼任清華大學環保產業研究中心副主任,著力于環境產業與政策研究、PPP以及企業市場戰略指導等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