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 2019-03-27 13:32
來源: 中國水網
作者: 全新麗
今年的水業戰略論壇(第17屆)于世界水日(3月22日)當天開幕,3月23日閉幕。作為論壇策劃統籌與執行團隊成員,我幾乎沒有什么專心聽講的時間,但人在會場,多少還是聽了一點。
論壇的核心演講,大約有三成是關于宏觀背景、行業大勢、發展趨勢、技術趨勢,來自專家。其他主要是企業發言,十大影響力、細分龍頭不用說了,新冒出來的技術型企業,也都很引人注目,還有一些沒有單獨發言,參與了對話的企業。這些都是水業領域內最厲害的玩家。
2018年水業年度評選是第16屆評選,以市場業績、新聞關注度、投融資能力、創新能力、品牌能力、企業家與團隊六大維度為基礎。
2018年的“十大”為:北控水務集團有限公司、北京首創股份有限公司、中環保水務投資有限公司、蘇伊士新創建有限公司、廣東粵海水務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博天環境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光大水務有限公司、天津創業環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桑德集團有限公司。
2018年和2017年相比,入選的公司沒有變化,只是排序有些改變。時間尺度再拉大點看,就堪稱巨變了。
對比第一屆評選2003年度的“十大”:北京首創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水務(集團)有限公司、威立雅水務集團、泰晤士水務集團、北京城市排水集團、蘇伊士里昂水務、美國金州控股集團、中環保水務投資公司、安徽國禎環保節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清華同方水務工程公司。16年過去,還有三家還屹立在潮頭浪尖上,其他的目前大都在第二梯隊。
雖然,水業、環境領域受到政策影響很大,但是,每個市場主體自身的發展跟自己的選擇、自己的戰略還是有關系的。我們都說“長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灘上”。作為一個領域中的先驅者,有先發制人的優勢,同時也是有劣勢的。
先驅者沒有經驗,需要摸著石頭過河,假如不小心犯了什么錯誤,或者駕馭不住自己的發展趨勢,后果可能會很致命。因為先驅者做的是以前完全沒有人做過的事情,而后人就可以觀察他們的教訓并從中學習,然后超越他們。事實是非常殘酷的。而且,有的時候先發者會樹大招風,導致自己驕傲輕敵,對長遠發展也不一定是什么好事。
那么,怎么去看待自去年以來似乎冷靜下來的市場呢?比如說,是否還可以再去開一家做污水處理的公司?好像不太行,十幾年的拼殺,模式和技術、頭部位置似乎都已經定型了。不過,有時候,看起來已經靜止了的市場其實暗藏玄機。在十大之外,中持股份、鵬鷂環保、國禎環保也是實力派。再比如說,今年水業戰略論壇期間一些技術型企業的發言,都是很有雄心的,有自己的方向,我偶爾注意聽的幾家,金科,合續,清控,萬朗,浦華,翰祺,清研,博匯特等,它們的努力,也有可能在水處理的某個領域帶來一個飛躍。
假如說某一個產業已經停滯了很久沒有重大革新出現,這種情況下,可能大家都把注意力放在別處了,沒有什么人去關注它。然而,總會有一些眼光不一樣的創業者,會默默地、勤奮地去進行偉大的革新。
在論壇上,王凱軍老師演講中澄清了我們對于創新的誤解,讓我們更好地理解環境技術創新和企業創新的路徑。創新不是創造一個新東西去替代舊東西,而是如德魯克對創新的定義:創新是“使人力和物質資源擁有更大的物質生產能力的活動;如何改變現存物質財富創造潛力的方式都可以稱為創新;創新是創造一種資源”。
還有一些讓人感動的聽會者:北控的李力總,演講完畢沒有離開會場,兩天里一直在會場聽之后的每個發言。還有杭總,也一直在會場聽技術企業的發言,去比較、去評價。
兩天會議,以及22日晚的友誼夜話和頒獎典禮,聽完這些演講、對話,我覺得,似乎最后的贏家總是有著某些相通的特點:頭腦冷靜,勝不驕、敗不餒。深謀遠慮,對自己要做的事情的本質是什么有著深刻、長遠的認識,耐得住寂寞,熬得過寒冬,不執迷于一時的熱鬧或者出風頭;日進千里時也可以hold住自己,步步為營,看得到潛在問題,遭遇強敵時也能夠不慌不忙,立刻全力反擊。很明顯,沒有hold住自己的公司確實在去年遭遇了重大危機,此前的日進千里反成危機根源。在會上,遇到了從這些公司離開的幾位朋友,他們也只能是惋惜。
最后說說,在聽會時論壇帶給我的是什么。我覺得是知識。
“得到”對知識的定義是:知識就是內在結構化的信息。我的理解就是,把碎片化的信息,按照一定的框架進行排列組合,消化吸收,就是知識。有一些行研的朋友,在參加完我們的論壇后,會梳理出完整的知識點,我覺得這就是根據外部信息構建了自己的知識體系。對于個人來說,最好的知識體系應該是既有寬度,又在某一個專業領域有所縱深。
我們的大腦就像是一個書房,剛開始學習的時候可能只有一個書桌,書桌上只有一兩本書,幾張紙。但是隨著輸入信息的量越來越多,我們就需要一個或者幾個書架,把不同種類的知識分門別類的放好。我們的論壇在策劃環節對要輸出的信息其實已經做了分門別類,省了大家一些時間。
更多精彩詳見:
您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查看哦,手機端更精彩
編輯: 趙凡
E20環境平臺合伙人 綠谷工作室主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