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 2019-01-30 10:20
來源:
作者: 谷林
比如垃圾焚燒,就需要做好信息公開和鄰利措施,讓民眾充分理解垃圾焚燒的必要性和好處,破除大家的擔心,再給以足夠的利益補償,平衡大家的心理,滿足與調動大家的參與積極性,最終也是幫助政府解決了問題,三方合力,鄰避變鄰利,皆大歡喜。
就怕環保企業摸錯了脈,一心埋頭研發技術,不考慮解決實際問題,滿足不了政府的需要,自然也無法更好地為人民服務,做不好,做不大;或只圖自己利潤,罔顧人民利益,欺騙政府,逃避監管,最終難逃被查處的命運。
愚公移山,是2000多年前的寓言,放到今天,依然可以給大家很多啟示:對于做事來說,在堅持目的和初心的基礎上,不要好大喜功,要從現實出發尋找更適合自己能力、風險更小的方法,會有助于成功。在行動過程中,堅持方法論,在精神力量之外,要尋找切實的共同利益,不要試圖以一己之力去實現相對宏大的目標,而是要通過溝通與傳播,團結更多可以合作的力量,與平等主體或主管部門形成利益和命運共同體,滿足各自的需求,一起努力。
作者其他文章集錦
編輯: 程彩云
E20環境平臺合伙人 綠谷工作室主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