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久久网|特污兔影院|中文字幕日本一区久久|天堂岛最新版在线bt天堂|草草影院ccyy国产日本欧美

首頁 > 專欄 > 正文

垃圾焚燒的“人民路線”

時間: 2018-12-03 10:06

來源:

作者: 谷林

十九大后,E20環境平臺專門組織了一個學習小組深入研究十九大精神及其對環境產業的意義。按照我們的理解,十九大后,中國進入了發展的新時代,新時代強調:黨領導一切,黨的權利來自于人民,要把人民群眾的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這不但是環境產業需要遵循的政治正確,也是環境產業發展的方向和契機。尤其對于公共服務行業來說,人民滿不滿意、人民高不高興是評價工作效果的標準。

從這個角度看,大氣、水、土三個十條強調的效果導向,黑臭水體治理強調的感官標準,以及環保督查雷厲風行,國家大力推動農村環境治理,還有對公共參與的強化,其實都是基于相同的邏輯:從人民的角度出發,滿足人民的基本環保需求。垃圾焚燒作為公共服務,是解決“垃圾圍城”問題的主要手段之一,同時需要滿足焚燒廠周邊民眾基本的環境要求。而當前,遭遇鄰避抗爭是其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鄰避產生于人民群眾中,也關乎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

如果依據前述邏輯,垃圾焚燒鄰避問題的解決,關鍵要找到垃圾焚燒的“人民路線”,一切從人民的利益和需求出發,主要內容可以概括為:從規劃的角度,管理部門需要做好垃圾焚燒的整體規劃和布局,有解決“垃圾圍城”問題的能力;從技術和運營的角度,垃圾焚燒主體要促進標準和效果提升,真正滿足環保要求;從民眾參與的角度,政府和企業要做好參與制度設計,真正讓民眾理解與接受;從溝通的角度,則需要管理和運營者了解民眾的真正需求。

嘉道數據曾就仙桃事件專門對垃圾焚燒鄰避事件做過輿情研究(參見嘉道數據《當垃圾焚燒發電遇上“鄰避效應”:輿情中一窺施政平衡的難題》一文),調查結果顯示:約31%的受調查者主要擔心項目技術不過關污染環境,22%的人主要質疑過程不公開、缺乏社會參與,約23%的人不滿政府對群眾的訴求采取強硬措施,另有24%的人對垃圾焚燒持支持態度(見下圖)

image.png

這里我們也能看出參與鄰避的民眾,不全是因為“鄰避”本身,更多的原因在于政府的不當應對。

作者曾撰寫過一篇研究鄰避現象的文章,指出:綜觀諸多項目的鄰避過程,在項目動議、選址決策和政策執行初期,地方政府通常會采取隱蔽決策、拖延、辟謠、辯護或欺騙等手段,強行推進項目,這種方式常成為引發眾多鄰避事件發生的導火索,也成為促進事件升級的助推器。浙江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博士后陳寶勝對20個鄰避案例進行了研究,發現其中有18個案例采用了完全的隱秘決策。

當管理者在項目中采取隱秘決策時,已經從根本上表達了對民眾的不信任,將自己擺在了民眾知情權的對立面。當輿情及事件升級時,管理部門往往采取進一步封堵或其他暴力手段來繼續強化管制,這勢必都無法讓民眾滿意。而一旦事情影響到維穩大局,管理部門最終常會選擇項目暫緩或停建,以緩和民眾情緒。這雖然從結果上暫時滿足了大部分民眾的訴求,但從根本上卻與解決“垃圾圍城”的初衷背道而馳:讓更大范圍遭遇“垃圾圍城”的居民,甚至包括鄰避事件參與者的“垃圾圍城”問題被延遲解決。

垃圾焚燒廠周邊涉及的居民只是極少數,但他們是更直接的利益相關者。人民日報曾就此發表文章認為,對于垃圾焚燒廠周邊居民的利益需求,不僅需要政府觀念轉變和信息公開,更需要曉之以理,予之以利,盡可能消除周邊居民的疑惑,讓他們在規劃、選址、環評、技術設計、實際處理等環節切實感受到“無害”和實惠。一旦出現排放不達標,影響到居民生活,要及時處理并給居民一定補償,以實際行動取信于民。垃圾焚燒的“人民路線”,其實需要的是“一體兩面”、“兩手抓兩手都要硬”:一方面強調政府管理和運營者要真正從民眾利益出發,做好規劃、提升技術、強化運營,練好內功;一方面強調要真正理解鄰避民眾的基本訴求,做好信息公開,真誠溝通,完善補償機制,從而獲取信任、消除隔閡、達成共識、促進支持。

在管理層面,需要重點做好垃圾焚燒廠的數量規劃,更要做好選址規劃。現實中有不少案例是,明明垃圾焚燒廠前期規劃中已經明確了周邊合理范圍內不能建設住宅項目或者學校,隨著社會發展,后期愣是在該范圍內建起一些住宅和學校;有些地方明明是城市的上風上水,下風口不遠處還有很多的居民,卻被規劃為垃圾焚燒廠等等,這樣的情況,如何能不發生民眾抗議?在技術和運營方面,則需要管理部門強化監管,或必要時提升處理費標準等。垃圾焚燒企業不斷研發先進技術,提升管理運營水平,促進行業技術和運營效率提升,這是垃圾焚燒為人民服務的基礎,同時也是獲得民眾信任、讓政府更加自信的基礎。

image.png

在此基礎上,要充分尊重民眾的知情權,盡可能地實現信息公開,積極促進民眾參與。2014年,環保部發布《關于加強面向社會環保宣傳工作的意見》,為政府和環保部門更好地引導公眾參與環境保護提供了政策上的支持和指導。之后,開通微信、微博信息公布渠道。

2016年,國務院印發的《“十三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提出,全面推進環境信息公開,保障公眾環境知情權。隨后發布的《“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中,也更加注重環境監管、信息公開與公眾參與等方面的配套建設。去年開始,環保部的“裝、樹、聯”要求,以及生態環境部、住建部要求環保設施對公眾開放,同樣是 “人民路線”的具體行動。

今年11月9日,光大國際宣布率先向社會開放公司旗下的垃圾發電、污水處理、危廢處置、生物質發電等業務領域77個環保設施,主動接受公眾和社會監督,更是生動地體現了垃圾焚燒龍頭企業的責任擔當。

12

編輯: 程彩云

  • 微信
  • QQ
  • 騰訊微博
  • 新浪微博

網友評論 人參與 | 條評論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www.xjxbtd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固廢網 版權所有